- A.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B.向企业职工分配股利
- C.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D.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
- A.取得的政府补助收入
- B.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C.收到的捐赠款
- D.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
- A.11 325
- B.7 500
- C.3 825
- D.22 500
- A.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
- B.“生产成本”科目期末贷方表示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库存的自制半成品;期末借方 无余额
- C.“生产成本”科目可分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 D.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在期末也应该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 配给各收益对象
- A.企业的费用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 B.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资源税、房产税等
- C.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管 理部门的职工薪酬、办公费、折旧费等
- D.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支付 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等
- A.实收资本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仍保留在企业,没有随商品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 物的交付而转移,企业不能确认收入
- B.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企业已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但实物尚未交付,应视同商品所 有权上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货方
- C.销售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买方由于特定原因有权退货的条款,且企业又不能确定退 货的可能性时,企业不能确认收入
- D.企业在销售商品时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估计,应当按照合理地估计金额确定销售 商品收入
- A.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的借款。
- B.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计利息”
- C.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 利息应予以资本化
- D.短期借款应按“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 A.5 000
- B.4 920
- C.4 980
- D.1000
- A.950 000
- B.827 000
- C.840 708
- D.926 500
- A.以自产产品对外投资
- B.将自产产品对外捐赠
- C.将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建设
- D.外购原材料发生非正常损失
- A.借:生产成本 88 000 管理费用 1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3 000
- B.借:生产成本 80 000 管理费用 2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3 000
- C.借:生产成本 80 000 制造费用 8 000 管理费用 1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3 000
- D.借:制造费用 10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3 000
- A.应支付的工会经费
- B.应支付的职工教育经费
- C.应支付的职工住房公积金
- D.为职工无偿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 A.其他应收款
- B.其他业务收入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应付款
- A.借:固定资产清理 3 200 000 累计折旧 800 000 贷:固定资产 4 000 000
- B.借:原材料 200 000 其他应收款 1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 000
- C.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 D.借:营业外支出 2 95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 950 000
- A.6. 95
- B.5.95
- C.2. 95
- D.1.95
- A.825; 1 504.8; 99; 167
- B.99; 1 504.8; 167; 825
- C.825; 99; 167; 1 504.8
- D.99; 167; 825; 1 504.8 考点六 固定资产的处置
- A.244 000
- B.210 000
- C.234 000
- D.209 300
- A.105 000
- B.127 000
- C.134 000
- D.112 000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 D.财务费用
- A.117. 90
- B.118.49
- C.101. 41
- D.100. 90
- A.月末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甲材料发出成本为12 200元
- B.月末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确定的甲材料发出成本为12283元
- C.月末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确定的甲材料结存成本为1117元
- D.月末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确定的甲材料发出成本为12 225元
- A.划线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不得用于转账
- B.银行汇票的付款期限为出票日期起二个月内
- C.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票
- D.银行本票适用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
- A.借方10 000
- B.借方55 000
- C.借方40 000
- D.借方25 000
- A.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 B.对于保管期满的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可以销毁
- C.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 D.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只须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中列明
- A.库存现金通常是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
- B.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事先报单位负责人批准
- C.库存现金限额一般是企业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边远地区可以多于5天,但最 高不超过10天
- D.每日终了,应将“库存现金”结余数与实际现金库存数进行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 A.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批准后会计档案可以借出
- B.外部人员需要查阅或复制会计档案应当持有单位介绍信
- C.单位内部人员查阅或复制会计档案,应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 D.单位内部查阅人员可以自行拆散原卷册,查阅后须装订成册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保管期限为10年
- B.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期限为15年
- C.会计保管清册保管期限为15年
- D.会计移交清册保管期限为永久保管
- A.汇总凭证
- B.辅助账簿
-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D.生产计划
- A.2012年5月1日
- B.2012年12月31日
- C.2013年4月1日
- D.2013年12月31日
- A.利润表按反映内容分类属于动态报表
- B.利润表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
- C.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 D.利润表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
- A.“营业收入”项目填列的金额为580 000
- B.“营业利润”项目填列的金额为440 000
- C.“利润总额”项目填列的金额为487 000
- D.“净利润”项目填列的金额为365 250
- A.“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是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
- B.“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等项目是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
- C.“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项目是根据明细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
- D.“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借款”、“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根据总账和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 A.资产负债表反映在某一特定期间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 B.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规定企业采用报告式
- C.资产负债表的左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是按照求偿权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 D.通过资产负债表,报表使用者可以分析单位的债务偿还能力
- A.按经济内容分类,分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B.按服务对象分类,分为单位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 C.按编制基础分类,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 D.按编制时间分类,分为中期报告(月度、季报、半年度)和年度报告
- A.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 B.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 C.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 D.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