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5 450
- B.18 450
- C.4 250
- D.8 125
- A.财务费用
- B.其他业务成本
- C.营业外支出
- D.主营业务成本
- A.营业利润增加44 800
- B.利润总额增加56 000
- C.对当期利润没有任何影响
- D.营业外收入增加44 800
- A.1500、O
- B.3 000、4 500
- C.1 500、4 500
- D.O、4 500
- A.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1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 400 其他应付款 9 600
- B.借:生产成本 50 000 制造费用 26 000 管理费用 12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8 000
- C.借:主营业务成本 96 000 贷:库存商品 96 000
- D.借:固定资产 44 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4 800
- A.借:银行存款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
- B.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
- C.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
- D.借:库存商品 140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40 000
- A.借:管理费用 3 5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 510
- B.借:生产成本 3 5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 51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 3 5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
- D.借:主营业务成本 2 100 贷:库存商品 2 100
- A.借:生产成本 31 100 管理费用 22 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3 900
- B.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7 000 ——乙产品 47 000 制造费用 9 9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3 900
- C.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7 000 ——乙产品 47 000 制造费用 17 100 管理费用 22 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3 900
- D.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7 000 ——乙产品 47 000 管理费用 39 900 贷:应付工资 153 900
- A.借: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累计折旧 5 000
- B.借:制造费用 4 400 贷:银行存款 4 400
- C.借:制造费用 8 4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累计折旧 5 000 银行存款 4 400
- D.借:管理费用 4 400 贷:银行存款 4 400
- A.656 200
- B.662 680
- C.678 530
- D.789 864
- A.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 000 ——乙产品 78 000 制造费用 3 000 管理费用 2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203 000
- B.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 000 ——乙产品 78 000 制造费用 5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203 000
- C.借:生产成本 201 000 管理费用 2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203 000
- D.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 000 ——乙产品 78 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203 000
- A.2 100
- B.O
- C.-110
- D.-6 630
- A.250 000
- B.263 000
- C.200 000
- D.213 000
- A.3 200
- B.2 100
- C.1 100
- D.4 3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实收资本
- B.主营业务成本
- C.库存商品
- D.销售费用
- A.档案机构
- B.会计机构
- C.经办人员
- D.单位负责人
- A.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 B.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其不同的偿还
- C.企业利润的形成情况及影响利润增减变动的因素
- D.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份额及其结构
- A.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 B.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 C.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 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A.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B.取得股票股利
- C.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
- D.用税后利润弥补亏损
- A.月末已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未到的原材料
- B.董事会已通过但股东大会尚未批准的拟分配现金权利
- C.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办公楼
- D.已发出商品但货款很可能无法收回的商品销售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月份
- C.企业统一代码
- D.企业负责人签章
- A.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 000元
- B.借记“预收账款”11 700元
- C.贷记“应交税费”1 700元
- D.借记“预收账款”8 000元
- A.预计净残值
- B.固定资产原价
- C.预计使用年限
- D.计提折旧的方法
- A.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
- B.应保管期限
- C.已保管期限
- D.销毁时间
- A.7 600
- B.1 8 800
- C.8 400
- D.11 000
- A.“其他应付款”
- B.“应付职工薪酬”
- C.“应付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划线更正法
- B.还原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红字冲销法
- A.3 200
- B.3 000
- C.2 200
- D.2 000
- A.查明未达账项时
- B.收到银行对账单时
- C.编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实际收到有关结算凭证时
- A.27 000
- B.31 590
- C.30 000
- D.35 100
- A.编制会计凭证
- B.编制记账凭证
- C.编制会计报表
- D.登记会计账簿
- A.周转材料
- B.预收账款
- C.劳务成本
- D.资本公积
- A.300
- B.32C
- C.365
- D.380
- A.资本公积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收入
- D.其他业务收入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法定盈余公积
- D.任意盈余公积
- A.344
- B.240.8
- C.206.4
- D.258
- A.制定清查计划
- B.确定清查对象
- C.制定清查方案
- D.结出账簿余额
- A.编制原始凭证分割单
- B.采用分数编号的方法
- C.不必做任何说明
- D.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在哪张记账凭证中
- A.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但较为简单
- B.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且较复杂
- C.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
- D.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多但较为简单
- A.135
- B.185
- C.165
- D.175
- A.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B.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债权人投入的资本、留存收益等
- C.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除非发生减资清算
- D.权益分为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而债权人权益优先于所有者权益
- A.医疗费报销单据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增值税专用发票
- D.银行付款回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