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借:工程物资 351000 贷:应付账款 351000
- B.借:工程物资 351000 贷:预付账款 351000
- C.借:工程物资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 贷:应付账款 351000
- D.借:工程物资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 贷:预付账款 351000
- A.300000
- B.350000
- C.370000
- D.421000
- A.104600
- B.91000
- C.89000
- D.85000
- A.借:固定资产<span>——</span>电脑 24400 贷:银行存款 24400
- B.借:管理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 C.借:固定资产——电脑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 D.借:固定资产——电脑 2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4400
- A.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当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低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 B.“坏账准备”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等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坏账准备
- C.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 D.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时应记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
- A.借:应收账款 20000 贷:坏账准备 20000
- B.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 C.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
- D.借:坏账准备 2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 A.借:资产减值损失 12000 贷:坏账准备 l2000
- B.借:管理费用 12000 贷:坏账准备 l2000
- C.借:坏账准备 8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00
- D.借:资产减值损失 8000 贷:坏账准备 8000
- A.借:坏账准备 30000 贷:应收账款 30000
- B.借:管理费用 30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30000
- C.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30000
- D.借:坏账准备 30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30000
- A.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0 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50000
- B.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5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00
- C.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00 贷:坏账准备 50000
- D.借:坏账准备 5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独资企业
- B.企业的销售部门
- C.分公司
- D.子公司
- A.X企业收到该票据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0000元
- B.3个月后,该应收票据到期,X企业收回款项11700元,应借记银行存款11700元
- C.如果票据到期,Y企业无力偿还,则X企业应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 D.无须确认增值税额
- A.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
- B.会计凭证可以明确经济责任
- C.会计凭证是编制报表的直接依据
- D.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 C.“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 D.“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A.借记“材料采购”
- B.贷记“材料成本差异”
- C.借记“材料成本差异”
- D.贷记“材料采购”
- A.账户名称
- B.日期和凭证号数
- C.摘要
- D.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 A.“交易性金融负债”
- B.“应交税费”
- C.“应付债券
- D.“应付利息
- A.会计科目不仅表明了本身的核算内容,也决定了其自身的结构
- B.会计科目的名称也就是账户名称
- C.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
- D.账户是分类核算经济业务的工具
- A.可以外借
- B.将外借的会计凭证拆封抽出
- C.不得外借,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 D.将向外单位提供的凭证复印件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
- A.借方发生额63553元
- B.借方发生额64103元
- C.贷方发生额63553元
- D.贷方发生额64103元
- A.原材料
- B.生产成本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借方发生额1053元
- B.借方发生额900元
- C.贷方发生额2500元
- D.贷方发生额2300元
- A.1月1日取得借款时,确认短期借款100000元
- B.1月末计提利息时,确认财务费用500元
- C.3月末支付本季度利息时,贷记银行存款1500元
- D.6月末支付本季度利息时,贷记银行存款1500元
- A.总账余额
- B.明细账余额
- C.科目汇总表
- D.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 A.专用记账凭证
- B.通用记账凭证
- C.单式记账凭证
- D.复式记账凭证
- A.向银行借人半年期的借款,已转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
- B.赊购设备一台,设备已经交付使用
- C.收到某投资者投资转入的一批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
- D.用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 A.“营业外支出”发生额
- B.“主营业务成本”发生额
- C.“其他业务成本”发生额
- D.“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额
- A.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
- B.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 C.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
- D.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 A.账簿按其格式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 B.序时账簿能提供连续系统的信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貌
- C.分类账簿是按照经营与决策的需要而设置的账户,反映资金运动的各种状态、形式及构成
- D.备查账簿登记依据可能不需要记账凭证,甚至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原始凭证
- A.营业外收入
- B.固定资产清理
- C.待处理财产损溢
-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51
-
资产的基本特征有( )。
- A.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 B.资产必须是投资者投入或向债权人借入的
- C.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 D.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A.月、季度财务报告
- B.明细账
- 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 D.银行对账单
- A.资产负债表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
- B.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报告式
- C.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D.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求偿权的先后顺序排列
- A.资本公积转赠资本
- B.发放现金股利
- C.所有者投入资本
- D.盈余公积转赠资本
- A.有价证券
- B.无形资产
- C.固定资产
- D.存货
- A.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 B.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 C.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 D.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 A.10250
- B.10000
- C.10500
- D.12500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以上均可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现金日记账
- B.原材料总账
- C.固定资产明细账
- D.生产成本明细账
- A.购入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
- B.购入准备持有1年以上的股票
- C.购入准备出售的商品
- D.购入办公用文具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活页式账簿
- B.订本式账簿
- C.卡片式账簿
- D.自己认为合适的账簿
- A.流动性大小
- B.求偿权先后
- C.偿还期长短
- D.盈利能力强弱
- A.本月根据销售合同发出商品一批,售价10000元,但本月没有收到货款,因此不能将其确认为本月收入
- B.本月收到止月销售商品款50000元,因此确认本月收入为30000元
- C.本月发生广告费用3000元但尚未支付,确认本月销售费用3000元
- D.根据销售合同预收客户定金10000元,因此确认本月销售收入10000元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30000
- B.-10000
- C.20000
- D.10000
- A.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存货、固定资产
- B.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
- C.应收账款、货币资金、长期股权投资、存货、固定资产
- D.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 A.记账凭证
- B.科目汇总表
- C.汇总记账凭证
- D.多栏式日记账
- A.借:库存现金 20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 B.借:管理费用 200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 C.借:其他应收款 2000 贷:库存现金 500 管理费用 1500
- D.借:库存现金 500 管理费用 15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