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税收日记账和总账
- 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C.事业单位决算
- D.税收年报
- A.300 000
- B.3 100 000
- C.3 500 000
- D.3 400 000
- A.城市维护建设税
- B.消费税
- C.营业税
- D.增值税
- A.短期借款
- 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C.长期借款
- D.其他长期负债
- A.原材料总账
- B.现金日记账
- C.生产成本明细账
- D.固定资产明细账
- A.存货
- B.货币资金
- C.应付职工薪酬
- D.固定资产
- A.“库存商品”
- B.“制造费用”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利润分配”
- A.账簿的登记方式
- B.账簿的用途
- C.账簿的登记内容
- D.账簿的外表形式
- A.借:利润分配 贷:盈余公积
- B.借:本年利润 贷:盈余公积
- C.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
- D.借: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 A.可能有借方余额
- B.可能有贷方余额
- C.无余额
- D.以上都不对
- A.5%
- B.10%
- C.15%
- D.20%
- A.企业可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账簿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余额是企业可以运用的实际存款数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均为错误
- A.-1 500
- B.1 500
- C.-2 500
- D.2 500
- A.抽查法
- B.发函询证法
- C.实地盘点法
- D.技术推算法
- A.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72 000元的蓝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 B.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72 000元的红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 C.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8 000元的蓝字记账凭证, 并据以登记入账
- D.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8 000元的红字记账凭证, 并据以登记入账
- A.盘存单
- B.账存实存对比表
- C.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D.银行对账单
- A.编制收款凭证的日期
- B.收取现金的日期
- C.所附原始凭证上注明的日期
- D.登记现金总账的日期
- A.1/2
- B.3
- C.2
- D.1
- A.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
- B.由收款人员或付款人员在备查簿上签名
- C.由出纳人员在备查簿上签名
- D.由出纳人员在凭证上划线注销
- A.收入增加8 500元
- B.收入增加ll 700元
- C.收入增加10 000元
- D.资产增加8 500元
- A.固定资产买价
- B.为取得固定资产而缴纳的契税
- C.购买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D.固定资产安装调试费
- A.临时指定人员处理会计事项
- B.在其他有关机构设置会计人员
- C.在单位行政领导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 D.对会计业务不作任何处理
- A.“管理费用”账户
- B.“其他应收款”账户
- C.“预付账款”账户
- D.“销售费用”账户
- A.630
- B.650
- C.1 030
- D.1 050
- A.谨慎性原则
- B.可比性原则
- C.相关性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A.“生产成本”账户
- B.“应交税费”账户
- C.“制造费用”账户
- D.“利润分配”账户
- A.“固定资产”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
- B.“累计折旧”账户和“固定资产”账户
- C.“累计折旧”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
- D.“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
- A.贷方120 000元
- B.借方100 000元
- C.借方80 000元
- D.贷方80 000元
- A.50 000
- B.60 000
- C.82 000
- D.92 000
- A.机器设备
- B.原材料
- C.商标权
- D.预收账款
- A.20
- B.25
- C.30
- D.35
- A.55.2
- B.55.7
- C.65.2
- D.65.7
- A.42 750
- B.43 125
- C.41 250
- D.41 625
- A.借:所得税费用 13 8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 875 借:本年利润 13 875 贷:所得税费用 13 875
- B.借:所得税费用 14 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 250 借:本年利润 14 250 贷:所得税费用 14 250
- C.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l3 875 贷:所得税费用 13 875 借:所得税费用 13 875 贷:本年利润 1 3 875&nb
- D.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 250 贷:所得税费用 14 250 借:所得税费用 14 250 贷:本年利润 14 250 &nbs
- A.借:预付账款——甲公司400 000 贷:银行存款400 000
- B.借:原材料 6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000 贷:预付账款——甲公司 702 000
- C.借:原材料 6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 000 贷:预付账款——甲公司400 000 应付账款——甲公司 302 000
- D.借:预付账款——甲公司 302 000 贷:银行存款 302 000
- A.原材料
- B.生产成本
- C.制造费用
- D.管理费用
- A.1 15
- B.120
- C.135
- D.143
- A.500
- B.642
- C.657
- D.662
- A.“应收账款”总账本月借方发生额为200 000元
- B.“应收账款”总账本月借方发生额为234 000元
- C.“应收账款”总账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00 000元
- D.“应收账款”总账本月末借方余额为734 000元
- A.“应收账款——X企业”明细账户借方余额为300 000元
- B.“应收账款——X企业”明细账户借方余额为400 000元
- C.“应收账款——X企业”明细账户贷方发生额为100 000元
- D.“应收账款——X企业”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为100 000元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负责火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 B.会计人员应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
- C.《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不准外借或查阅
- D.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 正确
- 错误
- A.会计账目
- B.会计凭证
- C.会计账簿
- D.会计报表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交税费
- C.固定资产清理
- D.未分配利润
- A.营业税
- B.个人所得税
- C.车船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65
-
某企业月末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因“库存现金”账户的余额计算不正确,导致试算平衡中全部账户月末借方余额合计为218 000元,而全部账户月末贷方余额合计为210 000元。则“库 存现金”账户( )。
- A.为借方余额
- B.为贷方余额
- C.借方余额为8 000元
- D.借方余额多记8 000元
- A.管理费用
- B.实收资本
- C.应收账款
- D.短期投资
- 67
-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60 000元,负债总额30 0013元,,以银行存款20 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 000元购置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发生变化,下列不正确的为( )。
- A.30 000元
- B.40 000元
- C.25 000元
- D.15 000元
- A.单位合并、撤销以及改变隶属关系
- B.年终决算之前
- C.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 A.总账与所属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 B.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中的现金、银行存款账的核对
- C.银行存款El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 D.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及余额与贷方发生额及余额的核对
- A.圆珠笔
- B.铅笔
- C.蓝黑墨水
- D.碳素墨水
- A.将现金40 000元存入银行
- B.以银行存款上交所得税29 000元
- C.计提职工福利费50 000元
- D.从银行提取现金20 000元
- A.对于真实、合理、合法但内容不完整的,应退回由有关经办人员补办手续
- B.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会计人员应拒绝办理,并向负责人报告
- C.对于真实、合理、合法但填写金额有错误的,应退回并要求原单位重开
- D.对于真实、合理、合法但填写金额有错误的,应退回原单位更正并盖章
- A.购入机器设备支出
- B.购买办公用品支出
- C.支付的销售运费
- D.支付的工人工资
- A.复式记账
- B.会计分析
- 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D.登记账簿
- A.生产成本
- B.重置成本
- C.销售成本
- D.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