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某企业2012年5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2380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266500元。
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四笔未达账项:
(1 )企业偿还A公司贷款250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2)企业收到销售商品款35100元已登记入账,但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3)银行已划转电费49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付款通知单、未登记入账;
(4)银行已收到外地汇入货款20000元登记入账,但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单、未登记入账;
(5)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23500元,货款已付,已登记入账,银行尚未登记入账。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填制该企业2012年5月31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12年5月31日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1)
银行对账单余额
(1)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2)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2)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3)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3)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4)
调节后余额
(5)
调节后余额
(5)
2—1.金额:( ),( )
2—2.金额:( ),( )
2—3.金额:( ),( )
2—4.金额:( ),( )
2—5.金额:( ),(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确定单位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和债权、债务的实际余额
- B.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与账面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 C.调整账目,达到账实相符
- D.不断发现和解决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方面的问题
- A.权责发生制
- B.可靠性
- C.可比性
- D.历史成本
- A.材料物资账的明细账一般用数量金额式
- B.成本费用账的明细账一般用多栏式
- C.债券债务账的明细账一般用三栏式
- D.收入收益类明细账一般甩横线登记式
- A.基本存款账户
- B.-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库存商品”
- B.“生产成本”
- C.“自制半成品”
- D.“包装物”
- 28
-
总分类账一般采用( )。
- A.订本式
- B.活页式
- C.三栏式
- D.多栏式
- A.应交税费
- B.其他应交款
- C.固定资产清理
- D.未分配利润
- A.财产物资发生自然损耗
- B.财产物资收发计量有差错
- C.财产物资毁损、被盗
- D.账簿记录重记、漏记
- 3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资产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B.负债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C.收入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D.费用类会计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 A.权益资金
- B.储备资金
- C.借入资金
- D.捐赠资金
- A.银行存款日记账
- B.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 C.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 D.材料明细分类账
- A.已计入投资收益的国债利息收入
- B.未超过5年的未弥补的亏损
- C.已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但已计入当期费用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 D.支付并且计入当期费用的各种税收滞纳金
- A.销售商品的价款
- B.销售商品的增值税
- C.代购买方垫付的包装费
- D.代购买方垫付的运杂费
- A.资产备抵账户余额在贷方
- B.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
- C.“累计折旧”账户属于一个资产备抵账户
- D.“固定资产”账户属于一个资产备抵账户
- A.可以外借
- B.将外借的会计凭证拆封抽出
- C.不得外借,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 D.将向外单位提供的凭证复印件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
- A.更换仓库保管员时的清查
- B.发生非常灾害或损失时的清查
- C.单位领导人调离工作前的清查
- D.出纳员每日营业终了时对现金的清点
- A.盘亏的固定资产
- B.出售的固定资产
- C.报废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笔经济业务的记录全部被漏记或重记
- B.-笔经济业务的借贷双方,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金额上发生同样的错误
- C.在编制会计分录时,-笔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相互颠倒
- D.会计分录的借贷双方或-方,在过入总分类账时误记了账户
- A.年度财务报告
- B.财务计划
- C.财务预算
- D.财务分析
- 42
-
复合会计分录包括( )。
- A.两个简单会计分录组成的
- B.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分录组成的
- C.由两个对应账户组成
- D.涉及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核对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余额的核对
- C.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的核对
- D.总账账户贷方余额与其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的核对
- A.永久
- B.20年
- C.15年
- D.10年
- A.19580
- B.7080
- C.14180
- D.3180
- A.借:利润分配贷:利润分配
- B.借:本年利润贷:盈余公积
- C.借: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
- D.借: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应付账款明细账
- D.原材料明细账
- A.贷方11000
- B.借方1000
- C.贷方1000
- D.借方11000
- A.便于查账
- B.防止遗漏
- C.防止隔页
- D.保持记录的连续性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 C.借: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D.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有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C.由出具有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D.由出具有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
- B.“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
- C.“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
- D.“其他应收款”账户的贷方
- A.收回前欠货款30000元
- B.购入材料10000元,货款未付
- C.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40000元
- D.接受投资者投入80000元
- A.多栏式明细账
- B.卡片式明细账
- C.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D.横线登记式明细账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核对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余额的核对
- C.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的核对
- D.总账账户贷方余额与其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的核对
- A.短期借款
- B.长期借款
- C.待摊费用
- D.预提费用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支出
- C.库存商品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会计主体假设
- B.持续经营假设
- C.会计分期假设
- D.货币计量假设
- A.凭证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
- B.凭证各项基本要素是否齐全
- C.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
- D.凭证是否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员的签章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期间
- D.货币计量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B.账存实存对比表
- C.盘存单
- D.入库单
- A.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用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亏损)
- B.借方登记转入的本期发生的所有费用和损失金额
- C.借方登记转入的本期实现的各种收益额
- D.结转后本期的借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贷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