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5
-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销售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在建工程
- D.管理费用
- A.主营业务利润
- B.其他业务利润
- C.营业外收入
- D.财务费用
- A.本单位开具的销售发票
- B.供货单位开具的发票
- C.职工出差取得的飞机票和火车票
- D.银行收付款通知单
- 26
-
留存收益包括( )。
- A.法定盈余公积
- B.法定公益金
- C.任意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主营业务利润
- B.其他业务利润
- C.营业外收入
- D.财务费用
- A.报告
- B.计量
- C.记录
- D.确认
- A.银行存款
- B.应收票据
- C.固定资产
- D.盈余公积
- A.“原材料”账户
- B.“管理费用”账户
- C.“应付账款”账户
- D.“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账户
- 31
-
资产的特征是( )。
- A.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 B.是属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现实义务
- C.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其价值
- D.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估计的经济责任
- A.预付账款
- B.应付账款
- C.存货跌价准备
- D.材料成本差异
- A.银行存款
- B.甲材料
- C.应收账款
- D.长期借款
- A.不高估资产
- B.不低估负债
- C.不低估收益
- D.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A.原料及辅助材料
- B.短期借款
- C.长期投资
- D.应交增值税
- 3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现金日记账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 B.产成品明细账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
- C.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三栏式账簿
- D.制造费用明细账采用多栏式账簿
- A.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 B.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C.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
- D.费用的减少或收入的增加
- A.等式左边的资产减少150万元
- B.等式右边的负债增加150万元
- C.等式右边的所有者权益增加150万元
- D.等式右边的负债减少150万元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和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本的计算和处理
- A.内容是否真实
- B.书写是否正确
- C.科目是否正确
- D.金额是否正确
- A.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 B.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 C.货币计量前提包括币值不变这一假定
- D.所谓会计分期,就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时间间隔
- A.增值税
- B.消费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资源税
- A.借方1000
- B.代方1000
- C.贷方2000
- D.借方2000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应付福利费
- D.营业费用
- A.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B.债务的增加
- C.资产的增加和权益的减少
- D.资产的减少和权益的增加
- A.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A.企业从银行取得一笔一年后归还的贷款
- B.企业己经购入了一批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 C.企业收取出租包装物的押金
- D.企业准备购买一批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 A.交易或事项的内容摘要
- B.交易或事项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 C.应记会计科目、方向及金额
- D.凭证的编号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利润分配表
- A.75
- B.79
- C.114
- D.119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应付账款明细账
- D.原材料明细账
- 52
-
“管理费用”属于( )。
- A.资本类科目
- B.成本类科目
- C.负债类科目
- D.损益类科目
- A.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银行存款”
- B.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务费用”
- C.借记“短期借款”;贷记“财务费用”
- D.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
- A.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
- B.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 C.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 D.尽可能多估计负债和费用,尽可能少估计资产和收入
- A.收入-费用=利润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 A.实地盘点法
- B.抽查检验法
- C.技术推算盘点法
- D.询证核对法
- A.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当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得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B.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在提取盈余公积后为可供分配利润
- C.在经营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
- D.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按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无限期在缴纳所得税前进行弥补
- A.普通日记账
- B.特种日记账
- C.转账日记账
- D.分录簿
- A.51 000元
- B.46 000元
- C.31 000元
- D.34 000元
- A.填制方式
- B.填制方法
- C.填制程序和用途
- D.取得的来源
- A.记录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
- B.记账的依据不同
- C.记账的方向不同
- D.记账的期间不同
- A.1
- B.2
- C.3
-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