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库存商品
- B.其他业务成本
- C.生产成本
- D.主营业务成本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业务成本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制造费用
- A.5 580
- B.5 650
- C.5 930
- D.6 000
- A.短期借款
- B.银行存款
- C.财务费用
- D.应付利息
- A.短期借款
- B.应付利息
- C.财务费用
- D.银行存款
- A.短期借款
- B.银行存款
- C.财务费用
- D.应付利息
- A.银行存款
- B.短期借款
- C.财务费用
- D.应付利息
- A.2 060 000
- B.2 050 000
- C.2 120 000
- D.2 100 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B.购买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
- C.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 D.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
- A.销售商品收入
- B.销售材料收入
- C.提供加工劳务收入
- D.处置无形资产收入
- A.货物与发票账单同时到达,待货物验收入库后,按发票账单登记入账
- B.货物已到,但至月末时发票账单还未到达,应在月份终了时暂估人账
- C.应付账款应该按照购买商品的品种或提供的劳务设置明细账
- D.企业采购业务中形成的应付账款,在确认其入账价值时不需要考虑将要发生的现金折扣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定期清查
- D.不定期清查
- A.借方登记转入的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金额
- B.贷方登记转入的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等金额
- C.年度终了结账后,该账户无余额
- D.全年的任何一个月末都不应有余额
- A.借:银行存款3 510 贷:主营业务收入3 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
- B.借:应收账款3 510 贷:主营业务收入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
- C.借:银行存款3 510 贷:主营业务收入3 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 D.借:库存商品 3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 贷:银行存款3 510
- A.经批准转销的坏账
- B.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坏账准备
- C.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D.收回过去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
- A.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
- B.应保管期限
- C.已保管期限
- D.销毁时间
- A.盈余公积补亏
- B.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 A.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 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 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 D.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 A.封面
- B.封底
- C.扉页
- D.账页
- A.货币资金
- B.预收账款
- C.应收账款
- D.长期应收款
- A.“营业外收入”发生额
- B.“主营业务收入”发生额
- C.“其他业务收入”发生额
- D.“投资收益”发生额
-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 B.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 C.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 D.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 A.银行存款
- B.融资租人设备
- C.经营租入设备
- D.贴现应收票据
- A.固定资产成本
- B.财务费用
- C.销售费用
- D.管理费用
- 46
-
所有者权益由( )构成。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会计档案销毁时应由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
- B.会计档案销毁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C.会计档案销毁时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 D.会计档案销毁时应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 A.169 800
- B.206 000
- C.234 000
- D.240 000
- A.货币资金
- B.机器设备
- C.长期待摊费用
- D.专利技术
- A.以银行存款购入设备一台
- B.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
- C.收到其他单位前欠货款,存入银行
- D.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
- A.银行存款
- B.固定资产清理
- C.A固定资K
- D.其他业务收入
- A.试算平衡
- B.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
- C.会计科目
- D.经济业务
- A.应付账款
- B.融资租人的设备
- C.预收账款
- D.即将购入的原材料
- A.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
- B.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 C.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 D.结算起点1 000元以上的大额支出
- A.财务费用
- B.管理费用
- C.应付利息
- D.销售费用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A.210 000
- B.155 000
- C.170 000
- D.不能确定
- A.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B.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6万元
- C.本月借方余额为16万元
- D.本月贷方余额为16万元
- A.定期盘存法
- B.实地盘存法
- C.和往来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
- D.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账目的方法
- A.折余价值
- B.市场价格
- C.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 D.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公允)
- A.1 340
- B.1 328
- C.1 338
- D.1 342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盘存单
- B.账存实存对比表
- C.对账单
- D.盘盈盘亏报告表
- A.19 750
- B.6 880
- C.8 750
- D.30 880
- A.依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明细账
- B.依据记账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逐日逐笔或定期汇总登记明细账
- C.依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
- D.依据汇总原始凭证定期汇总登记现金日记账
- A.借贷记账法
- B.试算平衡
- C.复式记账法
- D.平行登记
- A.“生产成本”账户期末肯定无余额
- B.“生产成本”账户期末若有余额,肯定在借方
- C.“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表示已完工产品的成本
- D.“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表示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
- A.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 B.盈余公积
- C.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D.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 A.编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
- B.查明未达账项时
- C.收到银行对账单时
- D.实际收到有关结算凭证时
- A.680
- B.1 020
- C.1 700
- D.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