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 900
- B.4 000
- C.4 900
- D.5 600
- A.5 000
- B.12 000
- C.18 000
- D.22 000
- A.2 000
- B.4 000
- C.6 000
- D.8 000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银行存款
- D.所得税费用
- A.700
- B.5 800
- C.9 800
- D.10 700
- A.200
- B.400
- C.700
- D.1 600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本年利润
- D.所得税费用
- A.应交税费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银行存款
- D.所得税费用
- 正确
- 错误
- A.400 000
- B.600 000
- C.900 000
- D.1 000 000
- A.2 000 000
- B.2 400 000
- C.3 000 000
- D.3 400 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一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
- B.总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 C.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一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之和
- D.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A.时效性
- B.合法性
- C.合理性
- D.盈利性
- A.银行存款
- B.实收资本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付款收据
- B.银行转来的各种结算凭证
- C.工资发放明细表
- D.出差人员车票
- A.工会经费
- B.印花税
- C.短期借款利息
- D.广告费
- A.资产是由于过去或现在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 B.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 C.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D.资产一定具有具体的实物形态
- A.固定资产报废
- B.固定资产毁损
- C.固定资产盘亏
- D.固定资产出售
- A.职工临时性借款的记账凭证
- B.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记账凭证
- C.以现金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
- D.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
- A.一年以内
- B.一个营业周期以内
- C.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个营业周期以内
- D.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 A.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 B.本期发生的净亏损
- C.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 D.累计尚未弥补的亏损
- A.企业代收的增值税
- B.企业代收的消费税
- C.旅行社代客户购买机票收取的票款
- D.提供安装劳务收入
- A.大大减少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总账上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账
- C.不能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 D.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记账凭证不多的单位
- A.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B.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C.借记投资收益,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D.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投资收益
- A.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 B.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 C.借: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 D.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 A.逐日逐笔登记并逐日结出余额
- B.根据企业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和币种分别设置Et记账
- C.使用订本账
- D.业务量少的单位用银行对账单代替日记账
- A.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B.该账户的贷方登记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增加额
- C.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实有数
- D.该账户应该按照投资者设明细
- A.销售部门
- B.分公司
- C.母公司
- D.企业集团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收料单
- B.限额领料单
- C.产品入库单
- D.领料单
- A.入库产品单价为220元/件
- B.本期生产成本贷方发生额为21 200元
- C.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发生额为21 200元
- D.确认生产工人工资账务处理为:借:生产成本——A产品 4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 000
- A.基本存款
- B.一般存款
- C.临时存款
- D.专用存款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营业外收入
- B.B生产成本
- C.财务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其他业务成本
- C.营业外支出
- D.固定资产清理。
- A.10 300
- B.10 400
- C.11 900
- D.12 000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B.结构不同
- C.记账符号不同
- D.经济用途不同
- A.180
- B.200
- C.190
- D.240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实地盘点
- D.定期清查
- A.5年
- B.15年
- C.25年
- D.永久
- A.应付职工薪酬
- B.银行存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其他应付款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B.进行成本计算
- C.设置和登记账簿
-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A.登记总账的依据相同
- B.记账凭证的汇总方法相同
- C.保持了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 D.简化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A.3年、10年、20年、30年、40年5种
- B.1年、5年、10年、15年、20年5种
- C.3年、5年、10年、15年、20年5种
- D.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种
- A.不予接受
- B.予以退回
- C.予以纠正
- D.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A.企业债券
- B.股票
- C.银行汇票
- D.国库券
- A.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或借贷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B.记账凭证正确,登记账簿时发生文字或数字错误
- C.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或借贷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或借贷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A.赊购原材料
- B.收到其他企业的欠款
- C.从银行提取现金备用
- D.支付职工工资
- A.历史成本
- B.公允价值
- C.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 D.可变现净值法
- A.320
- B.200
- C.150
- D.400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销售费用
- D.财务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