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40 000
- B.535 500
- C.544 500
- D.547 200
- A.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 B.投资收益
-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销售费用
- A.700 000
- B.2 695 500
- C.160 000
- D.2 704 500
- A.销售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投资收益
- A.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 162 700 贷:银行存款2 162 700
- B.借: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2 162 700 贷:银行存款2 162 700
- 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 160 000 贷:银行存款2 160 000
- D.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 160 000 投资收益2 700 贷:银行存款2 162 7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实地盘点法
- B.技术推算法
- C.抽样盘存法
- D.函证核对法
- A.支票
- B.银行汇票
- C.商业承兑汇票
- D.银行本票
- A.公司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发行费用。
- B.期末计提长期借款的利息
- C.销货企业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
- D.支付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
-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 35
-
下列属于财物的是( )。
- A.应付票据
- B.运输工具
- C.库存商品
- D.原材料
- A.借记“固定资产”50万元
- B.贷记“实收资本”50万元
- C.贷记“固定资产”50万元
- D.借记“实收资本”50万元
- A.企业的事业部
- B.分公司
- C.生产车间
- D.销售部门
- A.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一明细账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 B.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
- C.总账账户的本期发生额一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 D.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一所属明细账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 A.财务情况说明书
- B.会计报表附注
- C.资产负债表
- D.利润表
- 40
-
财产清查的方法有( )。
- A.技术推算法
- B.收付实现制
- C.发函询证法
- D.实地盘存法
- A.一律采用转账方式支付
- B.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 C.只能用现金方式支付
- D.既能用现金方式支付,又可以用转账方式支付
- A.2008年10月1日,向银行借款:借:银行存款 180 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180 000
- B.2008年10月31日,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750 贷:应付利息 750
- C.2011年9月30日,计提利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180 000 应付利息 26 250 财务费用 750 贷:银行存款 207 000
- D.2011年9月30日,计提利息:借:长期借款——本金 180 000 应付利息 27 000 贷:银行存款 207 000
- A.单位合并、撤销以及改变隶属关系
- B.年终决算之前
- C.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 A.先借后贷
- B.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 C.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文字要对齐
- D.在一借多贷和多借多贷的情况下,借方或贷方的数字要对齐
- A.董事会会费
- B.劳动保险费
- C.销售人员工资
- D.季节性停工损失
- 4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记账凭证上的日期指的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
- B.对于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收款凭证
- C.出纳人员不能直接依据有关收、付款业务的原始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
- D.出纳人员必须根据经会计主管或其指定人员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
- A.把有关账簿登记齐全,结出余额。
- B.准备好银行对账单
- C.准备好各种计量器具,并校对准确
- D.办好各种清查日以前业务的凭证手续,登记人账,并结出余额
- A.谨慎性
- B.可理解性
- C.可靠性
- D.权责发生制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累计折旧
- D.固定资产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临时存款账户
- D.专用存款账户
-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 A.收料单
- B.折旧计算表
- C.增值税专用发票
- D.差旅费报销单
- A.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 B.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 C.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 D.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 A.1 000
- B.1 100
- C.1 200
- D.1 500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一个资产项目减少6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6 000元
- B.一个资产项目增加6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6 000元
- C.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6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6 000元
- D.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6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增加6 000元
- 57
-
甲企业于2007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8年度该项目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 A.39.68
- B.66.45
- C.79.84
- D.80
- A.实收资本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将某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600元,误写成6 000元
- B.某一分录的借贷方向写反
- C.借方的金额误记到贷方
- D.漏记了借方的发生额
- A.记入主营业务收入
- B.记人其他业务收入
- C.记人营业外收入
- D.冲减管理费用
- A.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B.各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C.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 D.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 A.8 320
- B.8 000
- C.10 000
- D.12 480
- A.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B.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 C.办理库存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
- D.债权债务登记工作
- A.超支10
- B.节约10
- C.超支30
- D.节约30
- A.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B.自有固定资产和租人固定资产
- C.在使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 D.外购固定资产和自制固定资产
- A.6
- B.5
- C.2
- D.1
- A.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
- B.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记账凭证
- C.以现金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
- D.职工临时性借款的记账凭证
- A.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 B.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 C.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
- D.劳务收人
- A.借方43 800元
- B.借方27 000元
- C.贷方43 800元
- D.贷方27 000元
- A.将现金20 000元存人银行
- B.以银行存款上交所得税18 000元
- C.计提职工福利费42 000元
- D.从银行提取现金l6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