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8 000
- B.92 000
- C.64 000
- D.36 000
- A.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 B.累计折旧
- C.银行存款
- D.营业外支出
- A.销售费用
- B.管理费用
- C.材料成本
- D.财务费用
- 9
-
回答下列各题
- 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8月初和8月末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均为3 500 000元。8月份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28 000元,厂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4 000元。2012年9月,A公司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接受投资转入一台机床。投资方账面原值为65 000元,已提折旧12 000元。双方确认价值为48 000元,A公司接受投资后投入车间使用。(2)购入需要安装的机器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价款为3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 100元,支付运输费1 000元,发生安装
- A.固定资产
- B.在建工程
- C.实收资本
- D.投资收益
- A.借:在建工程——机器 35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 B.借:在建工程——机器 3 300 贷:银行存款 3 300
- C.借:在建工程 38 400 贷:固定资产——机器 38 400
- D.借:固定资产——机器 38 400 贷:在建工程 38 4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及时性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配比原则
- D.历史成本原则
- A.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 B.销售一批货物
- C.结算销售货款
- D.签订购销合同拟购买一批原材料
- A.确认
- B.记录
- C.计量
- D.报告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累计折旧
- D.固定资产
- A.与费用相关的支出已经实际发生
- B.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C.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计量
- D.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 A.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B.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C.贷记“库存现金”
- D.借记“库存现金”
- A.产品已销售,货款未收到也应确认其收入
- B.产品销售后,必须收到现金方能确认收入
- C.工资支出即使本期未付也应计入本期费用
- D.工资支出只能计人支付当期的费用
- A.借记“在建工程”
- B.借记“管理费用”
- C.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D.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 A.发出物资的实际成本
- B.支付的加工费
- C.发生的外地运杂费
- D.退回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
- 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直接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即可
- B.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再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 C.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问的差额,另填制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
- D.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 A.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和使用比较简便
- B.可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C.科目汇总表能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从而保证总账登记的准确性
- D.能明确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便于分析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A.“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
- B.秦、汉时期我国开始广泛采用“人、出”为记账符号
- C.“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一开除一实在”
- D.唐宋时期差生了“龙门账”,这是我国复式记账法的起源
- A.会计科目
- B.会计凭证
- C.会计账簿
- D.会计报表
- A.明细分类科目也称一级会计科目
- B.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 C.明细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
- D.明细分类科目是能提供更加详细更加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 A.年度
- B.半年度
- C.季度
- D.月度
- A.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 B.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 C.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 D.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能清偿债务
- A.材料销售收入
- B.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
- C.提供劳务收入
- D.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 A.债权人
- B.企业内部管理层
- C.投资者
- D.国家有关政府部门
- A.按现金收支的对应账户设置专栏
- B.只能分别设置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两本账
- C.按不同的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分类登记
- D.可清晰地揭示现金增减变化情况
- A.生产成本
- B.主营业务成本
- C.制造费用
- D.销售费用
- A.一个账户
- B.两个账户
- C.全部账户
-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 A.可转换债券
- B.银行汇票存款
- C.商业承兑汇票
- D.银行承兑汇票
- A.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 B.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 C.根据记账凭证填制科目汇总表
- D.所有经济业务都必须在日记账中进行登记
- A.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
- B.试算不平衡,表明账簿记录肯定有错误
- C.试算平衡了,说明账簿记录一定正确
- D.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A.3 500
- B.300
- C.4 700
- D.5 300
- A.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
- 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
- C.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
- 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 A.有权不予受理
- B.报告税务部门
- C.报告财政部门
- D.报告审计部门
- A.会计凭证传递
- B.会计账簿组织
- C.会计工作组织
- D.账务处理程序
- A.23 400
- B.21 060
- C.18 000
- D.21 400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记账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本月根据销售合同发出商品一批,售价10 000元,但本月没有收到货款,因此不能将其确认为本月收入
- B.本月收到上月销售商品款50 000元,因此确认本月收人为50 000元
- C.本月发生广告费用3 000元但尚未支付,确认本月销售费用3 000元
- D.根据销售合同预收客户定金10 000元,因此确认本月销售收入l0 000元
- A.财产清查的范围
- B.财产清查的时间
- C.财产清查的方法
- D.财产清查的性质
- A.消费税
- B.资源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增值税
- A.会计核算职能
- B.会计监督职能
- C.会计控制职能
- D.会计预测职能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成本
- A.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防止散失
- B.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在封面上签章
- C.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有特殊原因确实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复制
- D.经单位领导批准,会计凭证在保管期满前可以销毁
- A.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相同的
- B.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是相同的
- C.登记总分类账与登记明细分类账的原始依据是相同的
- D.总分类账对所属明细分类账起着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对有关总分类账起着补充说明作用
- A.相同
- B.不同
- C.不稳定
- D.基本相同
- A.过去义务
- B.现时义务
- C.将来义务
- D.潜在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