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预付账款
- B. 预收账款
- C. 应付账款
- D. 应交税费
- 23
-
利润表的特点是( )。
- A. 根据相关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
- B. 根据相关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
- C. 属于静态报表
- D. 属于动态报表
- A. 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
- B. 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C. 大写金额有分的,分字后面要写“整”或“正”字
- D. 汉字大写金额可以用简化字代替
- A.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查阅、复制登记制度
- B. 单位负责人应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 C. 对于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以直接销毁
- D.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
- A. 存货跌价准备
- B. 坏账准备
- C. 预计负债
- D.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A. 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 B. 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有关会计档案
- C. 超过保管期限但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
- D.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A.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B. 使用中固定资产
- C. 租入固定资产
- D. 未使用固定资产
- A. 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 B. 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C. 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
- D. 费用的减少或收入的增加
- A. 银行汇票存款
- B. 商业汇票
- C. 银行本票存款
- D. 信用证存款
- A. 固定资产卡片
- B. 应付票据
- C. 临时租入的固定资产
- D. 应收票据
- A. 其他应付款
- B. 营业外支出
- C. 管理费用
- D. 原材料
- A.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 B.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甲公司
- C. 借:应付账款——甲公司贷:原材料
- D.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原材料
- A. 收款凭证
- B. 付款凭证
- C. 转账凭证
- D. 通用记账凭证
- A. 资产
- B. 利润
- C. 收入
- D. 所有者权益
- A. 营业外收入
- B. 销售商品收入
- C. 提供劳务收入
- D.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 A. 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和三栏式账页
- B. 由出纳人员登记
- C. 根据审核后的收、付款记账凭证登记
- D. 逐日逐笔序时登记
- A. 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 B. 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
- C. 属于企业外部监督
- D. 监督依据包括合法性与合理性两方面
- A. 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B. 企业与有关单位进行的债权和债务核对或查询
- C. 企业与银行之间进行的账项核对
- D. 库存现金于每日营业终了进行的实地盘点
- A.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 B.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 C.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出企业
- D.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不能可靠地计量
- 4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需要保管l5年
- B.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需要保管3年
- C. 固定资产明细账应保管15年
- D. 银行存款日记账需要保管l5年
- A. 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B. 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 C. 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 D. 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财务报表
- A. 管理费用
- B. 财务费用
- C. 在建工程
- D. 固定资产
- A. 将某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600元,误写成6 000元
- B. 某一分录的借贷方向写反
- C. 借方的金额误记到贷方
- D. 漏记了借方的发生额
- A. 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B. 登记明细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C. 会计凭证的种类不同
- D. 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A.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B. 资本公积
- C. 冲减管理费用
- D. 投资收益
- A. 编制会计凭证
- B. 编制记账凭证
- C. 编制会计报表
- D. 登记会计账簿
- A. 预付款项
- B. 预收款项
- C. 应收账款
- D. 其他应付款
- A. 借方1550万元
- B. 贷方1550万元
- C. 借方1650万元
- D. 贷方1750万元
- A. 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 B. 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 C. 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 D.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 A. 收款凭证
- B. 原始凭证
- C. 转账凭证
- D. 付款凭证
- A. 不便于会计合理分工
- B. 不能体现账户的对应关系
- C. 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 D. 方法不易掌握
- A. 一借多贷
- B. 多借多贷
- C. 一借一贷
- D. 一贷多借
- A. 原始凭证
- B. 原始凭证汇总表
- C. 记账凭证
- D. 科目汇总表
- A. 一个资产项目减少6000元,另一个资产项目增加6000元
- B.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6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6000元
- C. 一个资产项目增加6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6000元
- D.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6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增加6000元
- A. 90
- B. 100
- C. 120
- D. 130
- A. 合法性原则
- B. 合规性原则
- C. 相关性原则
- D. 实用性原则
- A. 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 B. 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增加
- C. 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D. 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减少
- A.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永久
- B.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
- C.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l5年
- D.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25年
- A. 500
- B. 520
- C. 480
- D.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