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期末“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应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B. 在期末“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应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 C. 在发生销售退回时,应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 D.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生产企业销售材料的收入
- A. 借:银行存款1035 财务费用18 贷:应收账款1053
- B. 借:银行存款900 贷:应收账款900
- C. 借:银行存款912 财务费用24 贷:应收账款936
- D. 借:应收账款1053 贷:银行存款1035 财务费用18
- A. 两者都会造成营业收入的增加
- B. 现金折扣应在实际发生时列作财务费用
- C. 应收账款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后的金额确认
- D. 增值税应按照未扣除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的全价计算
- A. 借:应收账款1053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3
- B. 借:应收账款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
- C. 借:应收账款1053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
- D. 借:主营业务成本600 贷:库存商品600
- A. 800
- B. 16
- C. 8
- D. 900
- A. 80
- B. 150
- C. 100
- D. 140
- A. 借:管理费用贷:本年利润
- B. 借:销售费用贷:本年利润
- C. 借:本年利润贷:销售费用
- D. 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
- A. 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
- B. 借:其他业务成本贷:本年利润
- C. 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
- D. 借:本年利润贷:其他业务成本
- A. 该公司6月末最终将本年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 B. 该公司6月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80万元
- C. 该公司6月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为340万元
- D. 期末最终将本年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A. 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 B. 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 C. 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
- D. 借:主营业务收入贷:应收账款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B.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 C.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期初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期末发生额合计
- D.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 A. 盈余公积
- B. 资本
- C. 留存收益
- D. 费用
- A. 权责发生制
- B. 收付实现制
- C.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 D. 会计的本质是管理活动
- A.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 B.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 C.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 D.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 A. 产成品销售收入
- B. 材料销售收入
- C. 包装物出租收人
- D. 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
- A. 自制原始凭证
- B. 专用原始凭证
- C. 通用原始凭证
- D. 外来原始凭证
- A. 库存商品明细账
- B. 低值易耗品明细账
- C. 应付账款明细账
- D. 原材料明细账
- A. 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 B. 可以清楚的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C. 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 D. 记账手续简单
- A. 重置成本
- B. 可变现净值
- C. 现值
- D. 可变现净额
- A. 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 B. 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C.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D.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 31
-
财产清查的结果有( )。
- A. 实存数大于账存数,即盘盈
- B. 实存数小于账存数,即盘亏
- C. 实存数等于账存数,账实相符
- D. 实存数大于账存数,即盘亏
- A. 产成品
- B. 原材料
- C. 制造费用
- D. 应收账款
- A. 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 B. 能够体现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 登记工作量较小
- D. 当转账凭证较多时,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工作量较大
- A. 交易性金融资产
- B. 各种备用金
- C. 银行存款
- D. 库存现金
- A. 资本公积
- B. 盈余公积
- C. 实收资本
- D. 未分配利润
- A. 现金收款凭证
- B. 相关的现金付款凭证
- C.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 B. 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 C. 无形资产摊销
- D. 捐赠支出
- 38
-
每笔分录应包括( )。
- A. 账户名称
- B. 记账符号
- C. 记录金额
- D. 期末余额
- A. 准确性
- B. 完整性
- C. 连续性
- D. 系统性
- A.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B. 固定资产的原值
- C.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 D. 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
- A. 760
- B. 765
- C. 780
- D. 785
- A. 会计职能
- B. 会计主体
- C. 会计分期
- D. 货币计量
- A. 报告式
- B. 直接式
- C. 间接式
- D. 账户式
- A. -125;-134;-159
- B. 125;134;159
- C. -200;-209;-234
- D. 111;202;151.5
- A. 单步式
- B. 多步式
- C. 账户式
- D. 报告式
- A. 财务状况;利润表
- B. 盈利能力;利润表
- C. 经营业绩;利润表
- D. 财务成果;利润表
- A. 原始账簿
- B. 原始凭证
- C. 简单分录
- D. 记账凭证
- A. 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之间的核对
- B. 总分类账簿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 C. 现金日记账的期末余额合计与现金总账期末余额的核对
- D. 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存数额的核对
- 49
-
我国的利润表采用( )。
- A. 单步式
- B. 多步式
- C. 账户式
- D. 报告式
- A. 复式记账法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B. 复式记账法以资产与负债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
- C. 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进行等额记录
- D. 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 A.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 借项凭证和贷项凭证
- C. 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 D. 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A. 单位行政领导人
- B. 实物保管人员
- C. 出纳人员
- D. 会计主管人员
- A. 基本存款
- B. 一般存款
- C. 临时存款
- D.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 A. 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
- B. 接受凭证单位名称
- C. 填制凭证单位名称
- D. 经济业务内容
- A. 可变现净值
- B. 历史成本
- C. 现值
- D. 重置成本
- A. 格式
- B. 反映的经济内容
- C. 填列方式
- D. 依据的原始凭证
- A. 同级审计部门
- B. 上级审计部门
- C. 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
- D. 财政部门内部
- A. 账本
- B. 账簿
- C. 会计基本等式
- D. 单式记账
- A. 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三部分组成
- B.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 C.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D.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
- A. 现金流量表表
- B. 财务情况说明书
- C. 利润表
- D. 财务报表附注
- 61
-
应收票据贴现属于( )。
- A.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筹资活动
- B.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C.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D.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A.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和使用较为简便,易学易做
- B. 可以清晰地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 C. 可以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D. 科目汇总表可以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保证总账登记的正确性
- A. 账簿是积累会计核算资料的工具
- B. 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 C. 账簿资料是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直接依据
- D. 账簿记录是登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直接依据
- A. 借:长期借款1000贷:银行存款1000
- B. 借:银行存款1000贷:长期借款1000
- C. 借:短期借款1000贷:银行存款1000
- D. 借:银行存款1000贷:短期借款1000
- A. 原始凭证注明的日期
- B. 编制收款凭证的日期
- C. 收取现金的日期
- D. 登记现金总账的日期
- 66
-
甲公司2010年年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余额在借方,数额为50万元,2010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20万元,分配利润50万元,则2010年末时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为( )万元。
- A. 130
- B. 150
- C. 80
- D. 180
- A. 应付账款
- B. 预收账款
- C. 其他应付款
- D. 其他业务收入
- A. 15年
- B. 10年
- C. 3年
- D. 25年
- A. 企业税金及附加
- B. 固定资产清理
- C. 营业外支出
- D. 其他业务成本
- A. 借:固定资产 1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
- B. 借:固定资产 6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000
- C. 借;固定资产 10000贷:营业外收入 10000
- D. 借:固定资产 6000贷:营业外收入 6000
- A. 复式记账法
- B. 收入-费用=利润
- C. 借方余额=贷方余额
- 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A. 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
- B. 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C. 企业流动负债减去长期负债后的差额
- D. 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A. 100
- B. 102
- C. 117
- D. 105
- A. 同级财政部门
- B. 上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
- C. 同级审计部门
- D. 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
- A. 主营业务收入
- B. 营业外收入
- C. 营业外支出
- D. 补贴收入
- A. 1050
- B. 962.5
- C. 1045
- D. 1118.3
- A. 工作量法
- B. 年限平均法
- C. 双倍余额递减法
- D. 年数总和法
- A. 项目的重要性程度
- B. 项目的金额大小
- C. 项目的支付性大小
- D. 清偿债务的先后
- A. 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B. 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 C. 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 D. 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 A. 财务费用
- B. 长期待摊费用
- C. 管理费用
- D. 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