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计提一般借款的利息,应借记“财务费用”
- B. 计提一般借款的利息,应贷记“财务费用”
- C. 借款可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
- D.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
- A. 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
- B. 借:应付利息贷:财务费用
- C. 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
- D. 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利息
- A. 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
- B. 借:应付利息贷:财务费用
- C. 借:应付利息贷:在建工程
- D. 借:在建工程贷:应付利息
- A. 13.33
- B. 160
- C. 20
- D. 26.67
- A. 借:银行存款2000贷:长期借款2000
- B. 借:银行、存款2000贷:短期借款2000
- C. 借:短期借款2000贷:银行存款2000
- D. 借:长期借款2000贷:银行存款2000
- A. 借:其他应收款——梁萍16700 贷:库存现金16700
- B. 借:财务费用1.6700 贷:其他应收款——梁萍15000 库存现金1700
- C. 借:制造费用16700 贷:其他应收款——梁萍15000 库存现金1700
- D. 借:管理费用16700 贷:其他应收款——粱萍15000 库存现金1700
- A. 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计入其他应收款
- B. 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原则上不应计人其他应收款
- C. 应收出租包装物的押金应计入其他应收款
- D. 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应计入其他应收款
- A. 货币资金应当每月进行清查
- B. 外埠存款属于货币资金
- C.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 D. “货币资金”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流动资产项目
- A. 借:库存现金15000贷:预收账款15000
- B. 借:其他应收款15000贷:库存现金15000
- C. 借:库存现金15000贷:其他应收款15000
- D. 借:库存现金15000贷:应付账款15000
- A. 备用金账户应做到逐月结清
- B. 各部门零星备用金,一般不得超过规定数额,若遇特殊需要应由财务部门经理核准
- C. 会计人员应妥善保管各种与备用金相关的各种票据
- D. 备用金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转借给他人或挪作他用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营业收入
- B. 原材料
- C. 实收资本
- D. 营业外支出
- A. 数字真实
- B. 便于理解
- C. 内容完整
- D. 编报及时
- A. 实施财产清查
- B.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 C. 清查前准备
- D. 成立清查组织
- A. 单位负责人
- B. 会计主管
- C. 记账人员
- D. 制单人员
- A. 采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
- B. 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理论依据
- C. 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D. 是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法定记账方法
- A. 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 B. 资产和收入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 C.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 D.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 27
-
下列等式正确的有( )。
- A.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 B.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 C.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D.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 A. 发票
- B. 转账支票
- C. 非经营性收据
- D. 内部收据
- A.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 B. 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
- C. 债务重组损失
- D. 非常损失
- A. 库存现金
- B. 管理费用
- C. 其他应收款
- D. 营业外支出
- A.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B.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 C. 负债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负债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D. 资产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资产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A. 企业内部某生产车间
- B. 合伙企业
- C. 子公司
- D. 企业集团
- A. 长期借款
- B. 应付债券
- C. 应交税费
- D. 其他应付款
- A. 某企业用银行存款60000元偿还其供货单位货款
- B. 某企业将现金80000元存人银行
- C. 某企业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向银行借款500000元以归还拖欠的货款
- D. 某企业接受投资人投资100000元
- A. 资产类科目
- B. 总分类科目
- C. 负债类科目
- D. 明细类科目
- 36
-
会计中期包括( )。
- A. 年度
- B. 半年度
- C. 季度
- D. 月度
- A. 反映利润的科目
- B. 反映收入的科目
- C. 反映成本的科目
- D. 反映费用的科目
- A. 汇总凭证
- B. 辅助账簿
- C. 年度财务报告
- D.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A. 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 B. 按每一贷方科目编制汇总转账凭证
- C. 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 D. 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 A. 负债增加
- B. 资产增加
- C. 费用增加
- D. 收入增加
- A. 2030;2420
- B. 2250;2420
- C. 2080;2420
- D. 2260;2400
- A. 2
- B. 3
- C. 25
- D. 15
- A. 35100
- B. 64900
- C. 50000
- D. 44900
- A. 库存现金日记账
- B. 银行存款日记账
- C. 日记账
- D. 备查账
- A. 银行汇票由出票银行签发
- B. 银行汇票适用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
- C. 银行汇票适用于赊销
- D. 单位和个人均可使用
- A.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B. 纳税申报表
- C. 财务数据统计资料
- D. 生产计划书
- A. 5年
- B. 10年
- C. 15年
- D. 3年
- A. 银行存款
- B. 短期借款
- C. 应收账款
- D. 利润分配
- A. 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B. 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 C. 保管会计档案
- D. 保管空白收据、空白支票以及有关印章
- A. 订本式账簿
- B. 备查账簿
- C. 卡片式账簿
- D. 数量金额式账簿
- A. 存出投资款
- B. 信用证存款
- C. 信用卡存款
- D. 备用金
- A. 历史成本
- B. 重置成本
- C. 公允现值
- D. 现值
- A. 收入
- B. 利得
- C. 损失
- D. 费用
- A. 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
- B. 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 C. 总账与备查簿之间的核对
- D. 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 A. 记账凭证
- B. 原始凭证
- C. 收款凭证
- D. 付款凭证
- A. 持续经营
- B. 会计主体
- C. 会计内容
- D. 会计对象
- A. 企业的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三部分组成
- B.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 C.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D.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 A. 通用凭证
- B. 专用凭证
- C. 自制原始凭证
- D. 外来原始凭证
- A. 总分类账反映经济业务较详细
- B. 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C. 有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 D. 便于核对账目和进行试算平衡
-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 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
- D. 收入-成本=利润
- A. 交回多余的差旅费借支款
- B. 在不设借贷等栏目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 C.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D. 收到退回的押金
- A. 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B. 实物清查和现金清查
- C. 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 D. 银行存款清查和往来款项清查
- A. 累计折旧
- B. 营业外支出
- C. 管理费用
- D. 资本公积
- A. 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B. 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C. 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D. 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A. 15万元
- B. 22万元
- C. 17万元
- D. 20万元
- A. 科目
- B. 对应关系
- C. 会计分录
- D. 对应科目
- A. 专用存款账户
- B. 临时存款账户
- C. 一般存款账户
- D. 基本存款账户
- A. 总分类账要根据明细分类账进行登记
- B. 明细分类账要根据总分类账进行登记
- C. 根据同一会计凭证登记
- D. 由同一人员进行登记
- A. 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 B.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C.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 备查账
- A. 生产成本
- B. 管理费用
- C. 制造费用
- D. 营业外支出
- A. 资产的结存
- B. 负债的结存情况
- C. 负债的增减变动
- D. 负债的形成和偿付
- A.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B.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 C.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 D.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或动有关的现金
- A. 总分类科目
- B. 一级科目
- C. 总账科目
- D. 明细科目
- A. 6个月
- B. 3个月
- C. 4个月
- D. 1个月
- A. 客观性
- B. 相关性
- C. 可比性
- D. 可靠性
- A. 库存现金
- B. 管理费用
- C. 其他应收款
- D. 其他应付款
- A. 局部清查
- B. 测量计算法
- C. 抽样盘点法
- D. 实地盘点法
- A. 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
- B. 登记总分类账
- C. 登记明细分类账
- D. 编制科目汇总表
- A. 1500
- B. 1445
- C. 1450
- D.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