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9500
- B.31175
- C.32675
- D.76300
- A.5025
- B.6700
- C.8200
- D.21000
- A.资产增加16925元
- B.负债增加9900元
- C.资产减少16925元
- D.负债减少9900元
- A.贷方余额:11900
- B.借方余额II900
- C.贷方余额13575
- D.0
- A.借:应收账款46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
- B.借:销售费用7000 贷:银行存款7000
- C.借:主营业务成本49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49000
- D.借:营业外支出——公益性捐赠支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420贷:管理费用420
- B.借:其他应收款——赵某117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170
- C.借:资产减值损失35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9000贷:营业外收入9000
- A.增加营业利润420
- B.减少利润总额1910元
- C.增加利润总额5920元
- D.减少利润总额3080元
- A.长期应付款
- B.长期待摊费用
- C.待处理财产损溢
-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A.借:原材料——甲材料42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20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170 贷:原材料——乙材料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
-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500 累计折旧6500 贷:固定资产10000
- D.借:固定资产9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9000
- A.永续盘存制
- B.权责发生制
- C.收付实现制
- D.实地盘存制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
- B.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
- C.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
- D.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 正确
- 错误
- A.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
- B.记入总账同时记入所属的明细账
- C.记账方向相同
- D.登记金额相等
- A.3580
- B.4090
- C.3500
- D.3510
- A.单独计价人账的土地
- B.闲置的固定资产
- C.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 A.所有者权益类
- B.负债类
- C.损益类
- D.成本类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74
- B.72
- C.148
- D.144
- A.1500
- B.600
- C.500
- D.50
- A.报告
- B.计量
- C.记录
- D.确认
- A.借:应收账款——备用金3000贷:库存现金3000
- B.借:预收账款——备用金3000贷:库存现金3000
- C.借:预付账款——备用金3000贷:库存现金3000
- D.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3000贷:库存现金3000
- 41
-
会计档案包括( )。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会计报告
- D.其他会计资料
- A.收回购货单位前欠货款,存人银行
- B.以现金支付应付工资
- C.以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购料款
- A.收入
- B.费用
- C.负债
- D.利润
- 44
-
资产的基本特征有( )。
- A.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 B.资产必须是投资者投入或向债权人借入的
- C.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 D.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A.编制利润表
- B.编制资产负债表
- C.编制现金流量表
- D.复式记账
- A.存货
- B.无形资产
- C.长期应付款
- D.应收账款
- A.依次编写页码
- B.加具封面
- C.装订成册
- D.加盖公章
- A.企业已入账,但银行尚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 B.企业已入账,但银行尚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 C.银行已入账,但企业尚未入账的收入款项
- D.银行已入账,但企业尚未入账的支出款项
- 49
-
会计分录由( )构成。
- A.经济业务的摘要
- B.账户名称
- C.经济业务发生额
- D.应借应贷方向
- A.避免账页散失
- B.防止任意抽换账页
- C.灵活安排分工记账
- D.防止记账错误
- A.依据相同,方向一致,金额相等
- B.方向一致,颜色相同,金额相等
- C.同时登记,同方向登记,同金额登记
- D.依据相同,方向一致,颜色相同
- A.¥3409.80,汉字大写金额为人民币叁仟肆佰零玖元捌角整
- B.¥3005.14,汉字大写金额为叁仟零伍元壹角肆分整
- C.¥2580.56,汉字大写金额为人民币贰仟伍佰捌拾元零伍角陆分
- D.¥1580.56,汉字大写金额为人民币壹仟伍佰捌拾元伍角陆分
- A.客观性原则
- B.谨慎性原则
-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A.280
- B.270
- C.275
- D.215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现金折扣
- B.增值税(销项税)
- C.商业折扣
- D.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A.已经提足折旧但仍旧在使用的固定资产
- B.不经常用的固定资产
- C.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D.当月购入的固定资产在购入当月
- A.企业损益
- B.流动资产总额
- C.应交所得税
- D.固定资产总额
- A.150000
- B.30000
- C.60000
- D.90000
- A.证监会
- B.财政部
- C.国资委
- D.审计署
- A.580000
- B.620000
- C.610000
- D.600000
- A.未分配利润
- B.资本公积
- C.本年利润
- D.利润分配
- A.单位负责人
- B.高级会计师
- C.会计处、会计科等会计机构
- D.公司监事会
- A.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
- B.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 C.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 D.月报、季报和年报
- A.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 B.几个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 C.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 D.根据报表各项数字抵消计算填列
- A.会计分录
- B.会计账簿
- C.会计凭证
- D.财务报告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损益
- A.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贷:库存现金5000
- B.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贷:其他应收款500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0贷:应收账款5000
- D.借:应付职工薪酬5000贷:预收账款15000
- A.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确定带有一定主观性
- B.固定资产原价指的是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
- C.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D.企业有关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等,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更
- A.应交增值税
- B.应付账款
- C.专利权
- D.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