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A.材料采购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C.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 D.银行存款
- 2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应由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研发支出”账户
- B.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 C.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不能在“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中核算
- D.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账户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应付职工薪酬
- C.货币资金
- D.应收账款
- A.其他应付款
- B.其他应收款
- C.管理费用
- D.累计折旧
- 28
-
备用金管理方式有( )。
- A.预算管理
- B.定额管理
- C.专人管理
- D.非定额管理
- A.货币资金
- B.财产物资
- C.债权债务
- D.无形资产
- A.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按照填列方式的不同,记账凭证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
- C.复式记账凭证便于汇总计算每一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 D.单式记账凭证便于分工记账
- A.将低值易耗品作为存货核算
- B.售后回购销售方式下不确认收入(不按公允价值达成)
- C.售后租回业务方式下不确认收入(不按公允价值达成)
- D.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核算
- A.记录经济业务
- B.提供记账依据
- C.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 D.监督经济运动,控制经济运行
- A.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 B.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毁净损失
-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 D.计量不准确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 A.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 B.现金流量表
- C.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
- D.财务报表附注
- 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B.账户名称
- C.经济业务发生额
- D.应借应贷方向
- A.日记账
- B.明细账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银行对账单
- A.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定期的清查
- B.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除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 C.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人当期损益
- D.存货清查通常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 A.双倍直接折旧率为40%
- B.第1年应计提折旧2000元
- C.第2年应计提折旧7200己
- D.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净残值
- A.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 B.固定资产清理
-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D.利润的计算
- A.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 B.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 C.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 D.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 A.银行存款
- B.原材料
- C.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
- A.在报表中确认预计负债
- 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C.在报表中确认预计收入
- D.企业自行研究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A.借:应收账款——备用金(张某)2000贷:库存现金2000
- B.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张某)2000贷:库存现金2000
- C.借:预付账款——备用金(张某)2000贷:库存现金2000
- D.借:管理费用2000贷:库存现金2000
- A.固定资产
- B.应交税费
- C.长期股权投资
- D.预付账款
- A.原材料
- B.库存商品
- C.固定资产
- D.在建工程
- A.生产成本
- B.主营业务成本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确定带有一定主观性
- B.固定资产原价指的是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
- C.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D.企业有关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等,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更
- A.股票面值
- B.股票发行价格
- C.股票市场价格
- D.股票公允价值
- A.营业成本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
- D.投资收益
- A.借:库存现金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00 贷:库存现金300
- C.借:其他应收款200 营业外支l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
- D.借:其他应收款200 管理费用: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
- A.借:资本公积200000贷:实收资本200000
- B.借:实收资本200000贷:资本公积200000
- C.借:资本公积200000贷:盈余公积200000
- D.借:资本公积200000贷:留存收益200000
- A.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运输费
- B.修理费
- C.广告费
- D.销售机构人员职工薪酬
- A.260
- B.220
- C.240
- D.200
- A.①借: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450000 贷:银行存款450000 ②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50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150000
- B.①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4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②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50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150000
- C.①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450000 贷:银行存款450000 ②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50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一存出投资款150000
- D.①借:其他货币资金——保证金存款450000 贷:银行存款450000 ②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50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保证金存款150000
- A.非定额管理
- B.一次性管理
- C.定额管理
- D.多次性管理
- A.¥37.9
- B.¥37.9
- C.¥37.90
- D.¥37.90
- A.简单会计分录
- B.复合会计分录
- C.合成会计分录
- D.无法确定
- A.实地盘点法
- B.技术推算法
- C.抽样盘存法
- D.函证核对法
- A.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价款
- B.支付的职工福利费
- C.分配现金股利
- D.从银行取得的借款
- A.取得博士学位,并具有履行会计师职责的能力
- B.取得硕士学位并担任初级会计师职务2年左右
- C.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并担任初级会计师职务2—3年左右
- D.大学本科或大学专科毕业并担任初级会计师职务3年,掌握一门外语,通过中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
- A.1
- B.2
- C.3
- D.5
- A.采用划线更正法,借记“银行存款”18000,贷记“应收账款”18000
- B.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20000,贷记“应收账款"20000
- C.用蓝字借记“应收账款”18000,贷记“银行存款”18000
- D.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18000,贷记“应收账款”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