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 实收资本
- B. 库存现金
- C. 主营业务成本
- D. 本年利润
- A. 借记“材料采购”50万元
- B. 借记“固定资产”50万元
- C. 贷记“资本公积”50万元
- D. 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50万元
- A. 采购资金不计利息
- B. 除采购员差旅费可以支取少量现金外,一律转账
- C. 采购专户只付不收,付完结束账户
- D. 采购专户可收可付
- A. 应收的各种赔款
- B. 应收的各种罚款
- C. 存出保证金
- D. 存入保证金
- A. 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B. 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 C.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D.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A. 亏损只能用税后利润来弥补
- B. 企业发生亏损,可以在5年内用税前利润来弥补
- C. 超过5年的亏损,应该用税后利润来弥补
- D. 经股东大会批准,也可以用盈余公积来弥补亏损
- A.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 电算化账务处理程序
- C.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D.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A. 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 B. 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 C.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D. 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 A. 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B.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C. 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 D.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A. 固定资产成本
- B. 财务费用
- C. 销售费用
- D. 管理费用
- 3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之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
- B.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 C. 生产车间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 D. 对于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的净损失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 A. 便于反映各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 B. 便于进行试算平衡
- C. 便于检查核对账目
- D. 简化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A. 汇总收款凭证
- B. 汇总转账凭证
- C. 汇总付款凭证
- D. 科目汇总表
- A. 已计入投资收益的国库券利息收入
- B. 未超过5年的未弥补的亏损
- C. 已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但已计入当期费用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 D. 支付并且计入当期费用的各种税收滞纳金
- A. 付款凭证
- B. 收款凭证
- C. 转账凭证
- D. 原始凭证
- A. 工具
- B. 玻璃器皿
- C. 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
- D. 库存商品
- A. 按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设置
- B. 按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设置
- C. 按与设置科目相对应的贷方科目加以归类、汇总
- D. 按与设置科目相对应的借方科目加以归类、汇总
- A. 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
- B. 财产物资收发计量错误
- C. 财产物资的毁损、被盗
- D. 会计账簿漏记、重记、错记
- A. 可以外借
- B. 将外借的会计凭证拆封抽出
- C. 不得外借,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 D. 将向外单位提供的凭证复印件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
- A. 工会经费
- B. 业务招待费
- C. 广告费
- D. 房产税
- A.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80000贷:原材料 80000
- B.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80000贷:营业外收入 80000
- C. 借:原材料 8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80000
- D.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80000贷:管理费用 80000
- A. 填制方式
- B. 取得的来源
- C. 编制的程序和用途
- D. 反映经济业务的次数
- A. 记账文字或数字有误,所用科目无误
- B. 记账后在年内发现所记金额无误,所用科目有误
- C. 记账后在年内发现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所用科目无误
- D. 记账后发现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所用科目无误
- A. 费用增加
- B. 负债增加
- C. 所有者权益增加
- D. 收入增加
- A. 企业管理的需要
- B. 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 C. 会计核算的需要
- D. 经济业务的种类不同
- A. 应付职工薪酬
- B. 银行存款
- C. 其他应收款
- D. 其他应付款
- A. 必须经由单位负责人签字
- B. 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 C. 书写应清楚、规范
- D. 填制时发生错误应重新填制
- A. 30000
- B. 60000
- C. 20000
- D. 10000
- A. 总分类账要根据明细分类账进行登记
- B. 明细分类账要根据总分类账进行登记
- C. 根据同一会计凭证进行登记
- D. 由同一人进行登记
- A. 营业收入
- B. 营业成本
- C. 投资收益
- D. 营业利润
- A. 依据相同
- B. 明细相同
- C. 期间相同
- D. 金额相等
- A. 实收资本
- B. 短期借款
- C. 资本公积
- D. 盈余公积
- A. 经济业务
- B. 会计主体
- C. 会计对象
- D. 会计要素
- A. 采用划线更正法
- B. 用蓝字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 C. 用蓝字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 D. 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 A. 划线更正法
- B. 红字更正法
- C. 补充登记法
- D. 重新抄写
- A. 重置成本
- B. 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
- C. 双方确认的价值
- D. 历史成本
- A. 利润分配
- B. 实收资本
- C. 累计折旧
- D. 营业成本
- A. 100
- B. 100.5
- C. 102
- D. 103.5
- A.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B. 会计对象是指某一法律主体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
- C. 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具体表现为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 D.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就是会计的对象
- A. 账簿用途
- B. 账页格式
- C. 外型特征
- D. 账簿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