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14
-
留存收益包括( )。
- A.法定盈余公积
- B.法定公益金
- C.任意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账龄分析法
- B.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 C.销货百分比法
- D.总价法
- A.盘亏的固定资产
- B.出售的固定资产
- C.报废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为生产工人购买劳保用品的支出
- B.职工出差补助
- C.职工市内交通补助
- D.加班加点工资
- A.单位合并、撤销以及改变隶属关系
- B.年终决算之前
- C.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 A.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
- B.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
- C.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额
- D.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额
- A.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
- B.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C.大写金额有分的,分字后面要写“整”或“正”字
- D.汉字大写金额可以用简化字代替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依据相同
- B.方向相同
- C.期间相同
- D.金额相同
- A.10年
- B.15年
- C.25年
- D.永久
- 24
-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 A.进行会计核算
- B.预测经济前景
- C.参与经济决策
- D.实施会计监督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资本溢价
- D.盈余公积
- A.财务费用
- B.预提费用
- C.长期借款
- D.管理费用
- A.生产工人的工资
- B.在建工程工人的工资
- C.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
-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A.支付职工奖金5000元
- B.支付零星办公用品购置费800元
- C.支付物资采购货款1200元
- D.支付职工差旅费2000元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外埠存款
- D.在途货币资金
- A.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B.记账凭证正确,在记账时发生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C.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A.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不同
- B.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A.用蓝黑墨水书写
- B.用红色墨水冲销错账
- C.在不设借贷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用红色墨水登记减少数
- D.用圆珠笔书写
- A.活页式账簿
- B.订本式账簿
- C.卡片式账簿
- D.自己认为合适的账簿
- A.现金付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银行收款凭证
- D.银行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 A.经济业务发生日期
- B.经济业务内容
- C.会计人员记账标记
- D.原始凭证附什
- A.由出具单位重开
- B.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经办人员签名
- C.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由出具单位负责人签名
- D.由出具单位在凭证上更正并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 A.借方4000元
- B.贷方8000元
- C.贷方5000元
- D.借方5000元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B.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内容不同
- C.记录资产和权益的方法不同
- D.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 A.一个账户
- B.两个账户
- C.全部账户
-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可比性原则
- B.配比原则
- C.一贯性原则
- D.相关性原则
- A.出售材料收入
- B.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 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 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 A.机器设备
- B.预收账款
- C.预提费用
- D.预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