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长期借款
- B.应交税金
- C.盈余公积
- D.短期借款
- A.营业利润
- B.营业外收支
- C.所得税
- D.投资收益
- A.可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拥有的经济资源及需要承担的负债
- B.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 C.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
- D.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
- A.不高估资产
- B.不低估负债
- C.不低估收益
- D.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A.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用订本账
- B.总账用订本账
- C.明细账用活页账
- D.备查账用卡片账
- A.制造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营业费用
- D.财务费用
- A.“预付账款”账户是资产类账户
- B.预付账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不设“预付账款”账户,发生的少量预付账款业务在“应付账款”账户核算
- C.该账户借方登记预付的账款,贷方登记所购材料物资贷款的增减数
- D.该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已预付但尚未到达的材料物资款
- A.客观性
- B.相关性
- C.重要性
- D.完整性
- A.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 B.凡是本期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 C.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到或支付,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 D.凡是本期收到的款项或本期支付的费用,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将现金存入银行
- C.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 D.以现金预付差旅费
- A.上下通栏单红线
- B.下面通栏单红线
- C.下面划双红线
- D.金额栏内划单红线
- A.逐一清点法
- B.技术推算盘点法
- C.核对账目法
- D.实地盘点法
- A.上级财政部门
- B.同级审计部门
- C.上级审计部门
- D.单位会计机构
- A.130000元
- B.20000元
- C.150000元
- D.170000元
- A.冲销错账
- B.突出重要数据
- C.表示反方向
- D.结账划线
- A.140万元
- B.180万元
- C.160万元
- D.200万元
- A.填制记账凭证
- B.发生或完成
- C.登记明细账
- D.编制原始凭证汇总表
- A.方向相同
- B.方法相同
- C.金额相同
- D.期间相同
- A.已支付但尚未计人成本的费用
- B.预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支付的费用
- C.已计入成本费用,并尚未提取的费用
- D.已支付但尚未摊销的费用
- A.全年合计数
- B.年初至年末的合计数
- C.年初至本月末的合计数
- D.某月份至本年末止的合计数
- A.红字冲销法
- B.划线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消除字迹法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生产成本”
- D.“库存商品”
- A.实地盘点法
- B.技术推算法
- C.核对账目法
- D.抽样盘点法
- A.银行存款的收付款凭证
- B.总账中的银行存款账
- C.银行对账单
- D.银行金库中存款的实有数
- A.“应交税金”
- B.“其他应交款”
- C.“应付账款”
- D.“其他应付款”
- A.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记账凭证汇总表处理程序
- D.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A.“营业费用”
- B.“财务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收料单
- B..收款收据
- C.银行对账单
- D.银行收账通知
- A.“应收账款”账户
- B.“应付账款”账户
- C.“应付股利”账户
- D.“管理费用”账户
-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 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 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
- D.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D.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应付账款”
- D.“其他应付款”
- A.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
- B.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 C.所有者权益就是实收资本(或股本)
- D.收入的增加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A.1600000元
- B.180000元
- C.280000元
- D.120000元
- A.增加记贷方
- B.减少记贷方
- C.增加记贷方
- D.余额在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