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总账
- B.现金日记账
- C.明细账
- D.银行存款日记账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
- C.经办人
- D.职工
- A.营业利润
- B.投资收益
- C.营业外支出
- D.营业外收入
- A.应收销货款
- B.应收代垫运杂费
- C.未设置“预收账款”账户的企业预收的销货款
- D.未设置“预付账款”账户的企业预付的购货款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年终决算前
- B.企业合并时
- C.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 A.账务处理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 B.总分类账登记详细,便于查账、对账
- C.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小
- D.适用于规模大、业务量较多的大中型企业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应付账款明细账
- C.生产成本明细账
- D.短期借款明细账
- A.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
- B.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填制
- C.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 D.根据账簿记录填制
- A.收回职工借款时,可以将原借款借据正联退还,不必另开收据
- B.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
- C.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
- D.不得以虚假的交易、事项或资金往来为依据填制原始凭证
- A.固定资产
- B.预收账款
- C.生产成本
- D.实收资本
- A.在账户结构上,町表示两个对立的部分
- B.“借”和“贷”就等于“增”和“减”
- C.在金额的增减变化上,可表示“增加”和“减少”
- D.表示债权和债务
- A.独资企业
- B.销售部门
- C.分公司
- D.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收入
- A.实际工作中,明细账和总账平行登记的时间并不绝对相同,一般是在同一月份先登记明细账,然后再按一定方法登记总账
- B.记入总账方向和记入所属明细账的方向要一致
- C.一次性登记总账的金额和分散记入所属各明细账的金额之和相等
- D.一次性登记总账的金额和分散记入所属各刚细账要划两条平行线分别登记
- A.主营业务收入
- B.主营业务成本
- C.实收资本
- D.待摊费用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以及资本增减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借记增加
- B.贷记减少
- C.贷记增加
- D.期末结转无余额
- A.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插入空白账页
- B.可以防止账页散失
- C.可以防止被抽换
- D.便于分工记账
- A.原始凭证上填制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
- B.原始凭证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立即填制
- C.外来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
- D.加盖了“作废”戳记的原始凭证,应连同其存根一起保管,不得撕毁
- A.复式记账
- B.登记账簿
- C.成本分析
- D.财产清查
- A.财产清
- B.资产计价
- C.编制会计报表
- D.成本计算
- A.购买
- B.供应
- C.生产
- D.销售
- A.预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预提费用
- D.累计折旧
- A.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 C.会计档案局保管员清册
- D.会计档案局销毁清册
- A.“原材料”
- B.“物资采购”
- C.“库存
- D.“生产成本”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A.某一特定日期
- B.某一特定时间
- C.一定会计期间
- D.某一特定日期
- A.流动负债
- B.流动资产
- C.长期负债
- D.递延资产
- A.本月借方发生额为5000元
- B.本月贷方发生额为5000元
- C.月末借方余额为5000元
- D.月末贷方余额为红字5000元
- A.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 B.调整账面记录的记账凭证
- C.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依据
- D.登记日记账的直接依据
- A.11月12日
- B.11月16日
- C.11月17日
- D.11月16日或11月17日
- A.计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
- B.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盘亏
- C.管理不善造成的固定资产盘亏
- D.工程建造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
- A.收回职工借款时,应退回原借款收据
- B.发生退货时,可以只填制退货发票
- C.作废的发票应当撕毁
- D.一式几联的收据必须用双面复写纸套写
- A.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 B.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负债增加
- C.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 D.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平行登记法
- A.10年
- B.15年
- C.25年
- D.永久
- A.利润分配表
- B.资产负债表
- C.现金流量表
- D.利润表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损益
- A.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
- B.借:短期借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 C.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长期借款 10000
- D.借:应付借款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 A.两栏式账簿
- B.数量金额式账簿
- C.多栏式账簿
- D.三栏式账簿
- A.生产工人待业保险费
- B.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C.生产车间财产保险费
- D.生产车间设备租赁费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定期清查
- D.不定期清查
- A.营业外支出
- B.财务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坏账损失
- A.银行对账单上所列余额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C.银行存款调节表调节后余额
- D.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总额的平均数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结算凭证
- A.合并登记
- B.汇总登记
- C.序时登记
- D.定期登记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经济业务
- D.原始凭证汇总表
- A.人民币肆佰伍拾捌元
- B.人民币肆佰伍拾捌元零分
- C.人民币 肆佰伍拾捌元整
- D.人民币肆佰伍拾捌元整
- A.差额平衡
- B.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的余额平衡
- C.发生额平衡,余额平衡
- D.所有资产类和负债类的余额平衡
- A.“应收账款”账户
- B.“其他应收款”账户
- C.“应付账款”账户
- D.“应收票据”账户
- A.账存实存对比表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C.银行对账单
- D.购销合同书
- A.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权益减少
-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 C.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 D.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资产增加
- A.账账相符
- B.账证相符
- C.账实相符
- D.账表相符
- A.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应付账款 50000
- B.借:原材料 50000 贷:应付账款 50000
- C.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原材料 50000
- D.借:原材料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 A.向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
- B.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
- C.收回前欠货款存入银行
- D.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货币资金
- A.固定资产
- B.预收账款
- C.主营业务成本
- D.生产成本
- A.账户的格式
- B.账户的结构
- C.账户的用途
- D.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
- A.流动资产
- B.长期资产
- C.低值易耗品
- D.流动资金
- A.应付票据
- B.应付债券
- C.应收账款
- D.预付账款
- A.原材料
- B.制造费用
- C.应付账款
- D.库存商品
- A.应付票据
- B.资本公积
- C.产品销售收入
- D.短期投资
- A.记账
- B.算账
- C.报账
- D.查账
- A.会计报表编制完成时
- B.一定时期终了时
- C.每个工作日终了时
- D.每项交易或事项办理完毕时
- A.20
- B.10
- C.30
- D.0
- A.投资收益
- B.营业利润
- C.利润总额
- D.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