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生产成本
- B.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 C.制造费用
- D.未来约定购入的商品
- A.“应收账款”明细
- B.“生产成本”明细账
- C.“应付账款”明细账
- D.“制造费用”明细账
- A.正确
- B.错误
- A.真实可靠
- B.相关可比
- C.全面完整
- D.编报及时
- A.利润
- B.负债
- C.收入
- D.费用
- A.补充登记法
- B.红字更正法
- C.差数核对法
- D.划线更正法
- A.“营业外支出”账户
- B.“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 C.“固定资产”账户
- D.“累计折旧”账户
- A.现金盘点报告表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C.盘存单
- D.账存实存对比表
- A.记账人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出纳人员
- D.会计主管人员
- A.登记的原始依据相同
- B.反映的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
- C.试算平衡的方法不同
- D.核算的内容相同
- A.自制原始凭证
- B.外来原始凭证
- C.汇总凭证
- D.一次凭证
- A.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
- B.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
- C.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 D.根据账簿记录填制
- A.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产品
- B.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C.宣告分配利润
- D.宣布发放股票股利
- A.应付账款
- B.预提费用
- C.预收账款
- D.待摊费用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科目汇总表
- A.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 B.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
- C.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 D.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 A.工资结算单
- B.限额领料单
- C.发料凭证汇总表
- D.销售货物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 A.长期股权投资增加
- B.短期借款增
- C.长期应付款减少
- D.预提费用减少
- A.资本公积
- B.应付工资
- C.生产成本
- D.营业费用
- 40
-
管理费用包括( )。
- A.房产税
- B.车船使用
- C.土地使用税
- D.印花税
- A.资产
- B.收入
- C.所有者权益
- D.负债
- A.收入
- B.支出
- C.费用
- D.成本
- A.短期投资
- B.累计折旧
- C.预收账
- D.预付账款
- A.利润计算
- B.所得税计算
- C.利润分配
- D.亏损弥补
- A.事前监督
- B.事中监督
- C.事后监督
- D.总体监督
- A.经营管理
- B.经济管理
- C.物流管理
- D.经济核算
- A.实物量度
- B.劳动量度
- C.货币计量
- D.数量单位
- A.储存中发生自然损耗
- B.财产物资收发计量错误
- C.财产物资的毁损、被盗
- D.账簿的漏记、重记
- A.地理范围
- B.空间范围
- C.时间范围
- D.主体范围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 C.出售报废的固定资产收到现金
- D.销售积压材料收到一张转账支票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预付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销售原材料
- B.销售包装物
- C.以商品进行投资
- D.正常情况下以商品抵偿债务
- A.利润表
- B.利润分配表
- C.现金流量表
- D.资产负债表
- A.每天
- B.每旬
- C.每月
- D.每季
- A.计提的坏账准备
- B.短期投资跌价损失
- C.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发生的相关支出
- D.自然灾害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
- A.单步式结构
- B.报告式结构
- C.多步式结构
- D.账户式结构
- A.会计核算资料
- B.会计凭证
- C.日记账记录
- D.总分类账记录
- A.原材料
- B.应收账款
- C.实收资本
- D.短期投资
- A.“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 B.“营业外支出”账户
- C.“原材料”账户
- D.“存货”账户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冲减管理费用
- D.投资收益
- A.物资采购明细账
- B.应收账款明细账
- C.库存商品明细账
- D.固定资产明细账
- A.涂改法
- B.划线更正法
- C.红字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自然灾害造成的流动资产净损失
- B.离退休人员的工资
- C.固定资产盘盈净收益
- D.广告费
- A.备查账
- B.总分类账
- C.日记账
- D.明细分类账
- A.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
- B.以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 C.以无形资产向外单位投资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 A.所有收款凭证
- B.所有付款凭证
- C.所有转账凭证
- D.用于结账的记账凭证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平行登记法
- A.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 B.资产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 C.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 D.资产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
- C.转账凭证
- D.付款凭证或转账凭证
- A.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 B.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
- C.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 D.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同时负侦减少180万元
- A.流动性
- B.重要性
- C.变动性
- D.盈利性
- A.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 B.负债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
- C.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 A.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主营业员业务收入 60000
- B.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 C.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 D.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应收账款 20000
- A.购入某项专利
- B.经营租入的设备
- C.待处理的财产捐失
- 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
- A.资产,资本同时增加
- B.资产负债同时增加
- C.资产,资本同时减少
- 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资本增加
- A.应付账款
- B.应收账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应收票据
- A.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 B.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明细账
- C.营业外支出明细账
- D.生产成本明细账
- A.“应收账款”
- B.“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C.主营业务收入
- D.“应收账款”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A.必须相等
- B.不能相等
- C.可能不相等
- D.一定不相等
- 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 C.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负债减少
- D.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 A.工资结算单
- B.增值税专用发票
- C.限额领料单
- D.差旅费报销单
- A.待处理财产损溢
- B.固定资产清理
- C.待摊费用
- D.投资收益
- A.4000
- B.3000
- C.4500
- D.2000
- A.原材料
- B.应付账款
- C.盈余公积
- D.管理费用
- A.股本
- B.资本溢价
- C.未分配利润
- D.应付股利
- A.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B.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 C.会计要素准则
- D.编制会计报表的特殊要求
- A.借方65万元
- B.贷方65万元
- C.借方15万元
- D.贷方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