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该账户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向供应单位预付的货款
- B.预付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将预付的货款计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 C.“预付账款”账户贷方余额反映的是应付供应单位的款项
- D.预付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以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将预付的货款计入“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
- A.在12月份月结数字的下一行结出全年发生额合计数,并结出年末余额
- B.在年结行的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
- C.在年结数下面划一道通栏红线
- D.在年结数下面划两道通栏红线
- A.预付账款
- B.专利权
- C.机器、设备
- D.预收账款
- A.提现金备用
- B.购买材料预付定金
- C.购买材料未付款
- D.以存款支付前欠某单位账款
- A.应收账款
- B.实收资本
- C.资本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财务状况
- B.经营成果
- C.现金流量
- D.盈利状况
- A.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
- B.借贷科目颠倒
- C.借方余额小于贷方余额
- D.漏记一项经济业务
- A.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小
- B.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便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 D.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量相对较小
- A.实地盘点法
- B.发函询证法
- C.技术推算法
- D.账目核对法
- A.总账
- B.备查账
- C.分类账
- D.日记账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汇总会计报表
- D.现金流量表
- A.分配生产工人工资
- B.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发生损失
- C.计提未到期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
- D.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
- A.本单位开出的销货发票
- B.从供货单位取得的购货发票
- C.从银行转来的收账通知单
- D.从收款单位取得的现金收据
- A.记账凭证填制人员
- B.稽核人员
- C.单位负责人
- D.出纳人员
- A.重新填制记账凭证
- B.更正并加盖公章
- C.更正并加盖更正人员印章
- D.更正并加盖更正人员印章和公章
- A.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增加和权益减少应记入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和权益的增加则记入账户的贷方
- B.借贷记账法下,不能设置共同性质账户
- C.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D.对于特定企业而言,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等于所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
- A.经济业务的性质
- B.应记入的账户名称
- C.应借或应贷的方向
- D.应记入的金额
- A.预提费用
- B.预收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存货
- A.固定资产
- B.实收资本
- C.本年利润
- D.盈余公积
- A.工资及福利费
- B.折旧费
- C.办公费、水电费
- D.劳动保护费
- A.便于按会计科目进行汇总
- B.便于进行试算平衡
- C.有利于检查会计分录的正确性
- D.能全面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
- A.应收账款
- B.应付股利
- C.应付票据
- D.预收账款
- A.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B.成本主要是指为生产经营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 C.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 D.成本与费用有着根本的区别
- A.流动资产
- B.长期资产
- C.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收入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 C.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D.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A.应付债券
- B.预付账款
- C.应付账款
- D.预收账款
- A.反映和监督
- B.预算和监督
- C.反映和监管
- D.核算和反映
- A.日记账
- B.总分类账
- C.明细分类账
- D.备查账
- A.营业外支出
- B.其他业务支出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应收账款
- B.坏账准备
- C.管理费用
- D.营业费用
- A.管理费用
- B.营业费用
- C.利润分配
- D.营业外支出
- A.15年
- B.5年
- C.3年
- D.1年
- A.事前监督
- B.事中监督
- C.事后监督
- D.决策监督
- A.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长期投资 1000000
- B.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短期投资 1000000
- C.借:长期投资 10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0
- D.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0
- A.二张
- B.三张
- C.七张
- D.八张
- A.借方80000元
- B.借方120000元
- C.贷方120000元
- D.贷方80000元
- A.应收账款
- B.预提费用
- C.待摊费用
- D.应付债券
- A.双方借账时间不一致
- B.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
- C.双方对账时间不一致
- D.双方记账金额不一致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盘存单
- D.入库单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C.账户的平行登记
- D.借贷记账法
- A.摊销无形资产价值
- B.计提短期应付债券利息
- C.发放股票股利
- D.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预提费用明细账
- C.管理费用明细账
- D.应付账款明细账
- A.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C.总账的格式不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A.重编正确的付款凭
- B.补充登记法
- C.红字更正法
- D.划线更正法
- A.明细分类账
- B.固定资产明细账
- C.日记总账
- D.日记账
- A.金额三栏式明细账
- B.金额多栏式明细账
- C.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 D.同行登记式明细账
- A.蓝黑墨水
- B.红色墨水笔
- C.铅笔
- D.圆珠笔
- A.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 B.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
- 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D.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A.入库单
- B.收到的收款收据
- C.工资结算表
- D.差旅费报销单
- A.购入材料,货款未付
- B.以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 C.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
- D.将应付债券转作实收资本
- A.年
- B.季
- C.月
- D.日
- A.接受投资者投入设备
- B.支付现金股利
- C.收回应收账款
- D.支付股票股利
- A.借方20000元
- B.贷方20000元
- C.借方58000元
- D.贷方58000元
- A.资产的减少
- B.负债的增加
- C.应付账款的减少
- D.应收账款的增加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付款凭证或转账凭证
- A.本年利润
- B.库存商品
- C.应付账款
- D.生产成本
- A.资产类和所有者权益类
- B.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 C.成本类和损益类
- D.总分类科目和一级科目
- A.依据真实
- B.日期正确
- C.连续编号
- D.简明扼要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损益类
- D.成本类
- A.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C.现金收款凭证
- D.现金付款凭证
- 83
-
会计科目是( )。
- A.会计要素的名称
- B.会计报表的项目
- C.会计账簿的名称
- D.会计账户的名称
- A.固定资产
- B.预收账款
- C.主营业务收入
- D.资本公积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5年
- A.会计的实质
- B.会计的对象
- C.会计的表现
- D.会计的形式
- A.长期投资
- B.短期投资
- C.无形资产
- D.流动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