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现金日记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现金总账
- D.银行存款总账
- A.正确
- B.错误
- 2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本期的期末余额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 B.如果账户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则在右方记录减少额
- C.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 D.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名称
- A.“预收账款”账户
- B.“累计折旧”账户
- C.“营业费用”账户
- D.“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 A.合法性
- B.相关性
- C.实用性
- D.永久性
- A.销售商品
- B.提供劳务
- C.让渡资产使用权
- D.对外投资
- A.累计折旧
- B.资本公积
- C.预付账款
- D.预收账款
- A.商品货款
- B.增值税销项税额
- C.出租包装物押金
- D.代垫包装费、运杂费
- A.所有者权益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归还其投资者
- B.在企业清算时,负债拥有优先清偿权
- C.企业使用负债形成的资金,都需要支付资金成本
- D.企业使用所有者权益形成的资金无需支付资金成本
- A.利润
- B.资产
- C.负债
- D.所有者权益
- A.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 B.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 C.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 D.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
- A.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 B.从银行借款偿还短期借款
- C.发行企业债券
- D.用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
- A.收款、付款、转账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
- B.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
- C.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 A.按照来源的不同,原始凭证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 B.按照格式的不同,原始凭证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 C.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原始凭证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D.按照填制方法不同,原始凭证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 A.记账凭证
- B.原始凭证
- C.汇总原始凭证
- D.科目汇总表
- A.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 B.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
- C.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
- 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A.借记“短期借款”10000元
- B.借记“财务费用”100元
- C.借记“长期借款”10000元
- D.贷记“银行存款”10100元
- A.财产清查按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 B.财产清查可以定期清查,也可以不定期清查
- C.财产清查是对各项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的一种制度
- D.财产清查可以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A.现金
- B.银行存款
- C.其他货币资金
- D.其他应收款
- A.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B.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
- C.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 D.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 A.会计人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出纳人员
- D.会计主管人员
- A.应付票据
- B.长期借款
- C.应付股利
- D.应付职工薪酬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重编正确的收款凭证
- A.与记账凭证核对
- B.实地盘点法
- C.函证法
- D.银行核对账目法
- A.自制原始凭证
- B.收款凭证
- C.记账凭证
- D.以上都不是
- A.备查账簿
- B.日记账
- C.总分类账
- D.明细分类账
- A.1.2万元
- B.4万元
- C.2.2万元
- D.3.2万元
- A.要建立会计凭证交接的签收制度
- B.原始凭证不得外借,也不得复制
- C.会计凭证记账完毕后,应当按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
- D.科学合理的传递程序能保证会计凭证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及时、准确和完整
- A.按照填制方法的不同,记账凭证分为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
- B.通用记账凭证是单式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是复式记账凭证
- C.复式记账凭证能够反映会计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D.通用记账凭证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数量以及收付款业务较多的单位
- A.借:管理费用贷:现金
- B.借:库存商品贷:现金
- C.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 D.借:现金贷:管理费用
- A.总分类账户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 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 C.总分类科目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 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 A.在借方
- B.在贷方
- C.为零
- D.在借方或贷方
- A.企业管理的需要
- B.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 C.会计核算的需要
- D.经济业务的种类不同
- A.借方4000元
- B.贷方4000元
- C.借方1000元
- D.贷方1000元
- A.小型企业
- B.大型批零兼营商业企业
- C.机关
- D.事业单位
- A.各种账簿应分工明确,指定专人管理
- B.会计账簿只允许在财务室内随意翻阅查看
- C.会计账簿除需要与外单位核对外,一般不能携带外出
- D.账簿不能随意交与其他人员管理
- A.会计主管人员
- B.总会计师
- C.总经理
- D.单位负责人
- 57
-
银行结算凭证是( )。
- A.一次凭证
- B.二次凭证
- C.累计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1月1日起至12月31日
- B.1月1日起至6月30日
- C.6月1日起至9月30日
- D.2月1日起至2月28日
- A.法律形式
- B.固定形式
- C.表面形式
- D.法定形式
- A.操作简单易行
- B.账户对应关系清楚
- C.试算平衡简便
- D.设置账户比较灵活
- A.弥补亏损
- B.转增资本
- C.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
- D.职工集体福利设施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投资收益
- A.专用存款账户
- B.临时存款账户
- C.一般存款账户
- D.基本存款账户
- A.新建的固定资产
- B.盘盈的固定资产
- C.盘亏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100元
- B.500元
- C.1000元
- D.10000元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5年
- A.12月31日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
- B.第4季度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
- C.12月份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
- D.1~12月累计利润或亏损的形成情况
- A.负债的增加额
- B.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
- C.收入的增加额
- D.成本的增加额
- A.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必须有验收证明
- B.收回职工借款时,应退还原借款收据
- C.发生销货退回时,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
- D.大写和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 A.300万元
- B.420万元
- C.440万元
- D.400万元
- A.215000元
- B.225000元
- C.210000元
- D.200000元
- A.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
- B.企业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
- C.企业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货款
- D.企业接受投资人的投资款
- A.计提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应付福利费
- D.应付工资
- A.总分类账
- B.明细分类账
- C.备查账簿
- D.序时账簿
- A.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 B.转销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
- C.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
- D.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 A.负债类账户
- B.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C.资产类账户
- D.损益类账户
- A.其他应付款
- B.其他收入
- C.管理费用
- D.营业外收入
- A.活页式
- B.订本式
- C.卡片式
- D.两栏式
- A.预收账款
- B.应交税费
- C.应收账款
- D.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