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实现的利润总额
- B.盈余公积
- C.利得
- D.未分配利润
- A.正确
- B.错误
- A.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B.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C.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 D.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有关
- A.销售材料产生的收入
- B.提供运输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的净收益
- D.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
- A.接受投资者投入实物
- B.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接受现金捐赠
- D.向投资者宣告利润
- A.接受捐赠
- B.接受投资
- C.借入款项
- D.销售商品
- A.应收账款
- B.主营业务成本
- C.库存商品
- D.销售费用
- A.本年利润
- B.所得税费用
- C.财务费用
- D.主营业务收入
- A.购买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现金
- B.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到的现金
- C.购买三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支付的现金
- D.收到分派的现金股利
- A.单式记账法
- B.复式记账法
- C.借贷记账法
- D.增减记账法
- A.销售部门
- B.分公司
- C.母公司
- D.企业集团
- A.可以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B.可以反映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
- C.可以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 D.可以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
- A.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B.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 C.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 D.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 A.增加
- B.减少
- C.借方
- D.余额
- A.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 B.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 C.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 D.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 A.T型账户
- B.丁字账
- C.正规账
- D.单栏式账
- A.资产类科目
- B.损益类科目
- C.成本类科目
- D.负债类科目
- 4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业务,不能核算和监督其他主体的经济业务
- B.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C.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 D.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 A.总分类科目
- B.资产类科目
- C.明细分类科目
- D.负债类科目
- A.利润分配
- B.利润的计算
- C.亏损弥补
- D.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B.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者损失
- C.留存收益
- D.收入
- A.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有关规定
- B.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 C.满足管理者的需要
- D.根据行业的不同,会计科目有所区别
- A.一级会计科目
- B.上级会计科目
- C.明细会计科目
- D.下级会计科目
- A.总分类科目对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
- B.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都是财政部统一制定的
- C.总分类科目提供的是总括信息
- D.明细科目提供的是详细信息
- A.引起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
- B.引起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的业务
- C.引起资产内部项目有增有减,总额不变的业务
- D.引起权益内部项目有增有减,总额不变的业务
- A.账户的名称
- B.日期和摘要
- C.凭证号数
- D.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 A.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 C.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 D.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A.生产成本
- B.财务费用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制造费用
- A.会计要素的增加额
- B.会计要素的减少额
- C.会计要素的期初余额
- D.会计要素的期末余额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 B.合法性原则
- C.相关性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库存股
- B.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 C.资本溢价
- D.任意盈余公积
- A.日清月结制度
- B.现金清查制度
- C.现金保管制度
- D.钱账分管制度
- A.按日清理,按月结账
- B.按月清理,按日结账
- C.按日清理和结账
- D.按月清理和结账
- A.由出纳人员单独保管,不作账务处理
- B.增加现金,同时作其他应付款处理
- C.增加现金,同时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 D.归出纳人员所有
- A.资产类账户
- B.负债类账户
- C.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D.利润类账户
- A.现金开支审批制度
- B.现金清查制度
- C.现金保管制度
- D.钱账分管制度
- A.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 200 000 应交税费——印花税1 200 管理费用850 贷:银行存款1202 050
- B.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 200 000 管理费用2 050 贷:银行存款1 202 050
- 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 200 000 投资收益2 050 贷:银行存款1 202 050
- D.借:短期投资——股票1 200 000 管理费用2 050 贷:银行存款1 202 050
- A.一般无余额
- B.无余额
- C.有借方余额
- D.有贷方余额
- A.结构
- B.会计科目
- C.流动性
- D.详细程度
- A.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27 500 贷:坏账准备27 500
- B.借:销售费用27 500 贷:坏账准备27 500
- C.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27 500 贷:应收账款27 500
- D.借:管理费用27 500 贷:坏账准备27 500
- A.存货、无形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
- B.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无形资产、货币资金
- C.无形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
- D.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无形资产
- A.经营成果
- B.留存收益
- C.经济利益流入
- D.利润形成
- A.512000
- B.650 000
- C.500 000
- D.362 000
- A.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C.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 D.两张转账凭证
- A.企业管理的需要
- B.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 C.会计核算的需要
- D.经济业务的种类不同
- A.会计对象
- B.会计要素
- C.会计科目
- D.经济业务
- A.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 B.接受投资者投资
- C.向银行借款
- D.购买材料支付货款
- A.销货发票
- B.购销合同
- C.收料单
- D.领料单
- A.物资采购
- B.固定资产
- C.库存商品
- D.管理费用
- A.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
- B.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
- C.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 D.收付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 A.借方
- B.借方和贷方
- C.贷方
- D.借方、贷方和余额
- A.400000
- B.350000
- C.480000
- D.320000
- A.会计人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会计主管人员
- D.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经济业务的内容
- C.经济业务的类型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
- A.借:长期借款800 000 贷:银行存款800 000
- B.借:银行存款800 000 贷:长期借款800 000
- C.借:短期借款800 000 贷:银行存款800 000
- D.借:银行存款800 000 贷:短期借款800 000
- A.借:材料采购18 800 贷:银行存款18 800
- B.借:材料采购20 000 贷:银行存款20 000
- C.借:材料采购18 800 库存现金1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20 000
- D.借:材料采购18800 库存现金1200 贷:银行存款20000
- A.上市公司
- B.国有企业
- C.各类企业
- D.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B.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D.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A.材料采购
- B.营业外支出
- C.营业外收入
- D.本年利润
- A.可以借出
- B.只可以查阅不能复制
- C.不可查阅或复制
- D.可以查阅或复制
- A.借:银行存款100万贷:实收资本100万
- B.借:实收资本100万贷:银行存款100万
- C.借:银行存款100万贷:库存现金100万
- D.借:库存现金100万贷:银行存款100万
- A.借:原材料23 400 贷:银行存款23 400
- B.借:库存商品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 C.借:在途物资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 D.借:材料采购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银行存款23400
- A.账户结构
- B.账户对应关系
- C.记账规则
- D.记账符号
- A.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
- B.已经缴纳的税金
-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 A.1020000
- B.560000
- C.500000
- D.1120000
- A.22500
- B.12500
- C.8333.33
- D.15833.33
- A.其属于所有者权益的账户
- B.其借方登记按规定减少的资本
- C.其贷方登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 D.期末无余额
- A.借:销售费用10000 管理费用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5000
- B.借:销售费用1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5000
- C.借:管理费用15000 贷:银行存款15000
- D.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 贷:银行存款15000
- A.会计凭证必须按照归档制度,妥善整理和保管,形成会计档案,便于随时查阅
- B.对检查无误的会计凭证,要按顺序号排列,折叠整齐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
- C.如果某些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也可以单独装订保管,但应在其封面及有关记账凭证上加注说明
- D.合同、契约、押金收据等重要原始凭证,必须装订成册,不得单独保管,以防散失
- A.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 B.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 C.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
- D.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 C.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收到现金
- D.销售材料收到一张转账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