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直接填列
- B.经过分析、整理计算后填列
- C.经董事会讨论后填列
- D.经审计后填列
- A.月度财务报告
- B.季度财务报告
- C.行政单位月度报告
- D.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 A.把有关账簿登记齐全,结出余额
- B.准备好银行对账单
- C.准备好各种计量器具,并校对准确
- D.办好各种清查日以前业务的凭证手续,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
- 34
-
账账核对包括( )。
- A.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
- B.总账与明细账核对
- C.总账与日记账核对
- D.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
- A.便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 B.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D.便于试算平衡
- A.现金总账
- B.银行存款总账
- C.现金日记账
- D.银行存款日记账
- A.提取现金
- B.结账
- C.更正错账
- D.现金存入银行
- A.同时登记
- B.同方向登记
- C.同金额登记
- D.同一个人登记
- A.贰仟壹佰元陆角柒分
- B.贰仟壹佰零陆角柒分正
- C.贰仟壹佰元零陆角柒分
- D.贰仟壹佰零零元陆角柒分
- A.资产的增加
- B.成本、费用支出的增加
- C.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 D.收入成果的减少
- A.收到某单位还来欠款800元存入银行
- B.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
- C.以存款20000元购买机器1台
- D.以现金500元购入原材料
- A.记账符号
- B.记账规则
- C.账户设置
- D.试算平衡
- 43
-
( )的说法是正确的。
- A.本期的期末余额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 B.如果账户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则在右方记录减少额
- C.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 D.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名称
- A.待摊费用
- B.预提费用
- C.管理费用
- D.主营业务收入
- 45
-
( )的说法是错误的。
- A.账户不一定必须分左右两方
- B.会计科目与账户并存体现了重复性的缺点
- C.会计科目的编号作用不大
- D.我国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由经贸委员会制定
- 46
-
有价证券包括( )。
- A.数据
- B.股票
- C.企业债券
- D.发票
- A.历史成本
- B.可变现净值
- C.现值
- D.公允价值
- A.从银行贷款10万元,存入银行备用
- B.以现金10万元支付职工工资
- C.以银行存款20000元购入一批原材料
- D.将现金5000元存入银行
- 49
-
生产费用包括( )。
- A.直接材料费用
- B.直接人工费用
- C.期间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准确性
- B.合法性
- C.合理性
- D.效益性
- A.红字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划线更正法
- D.涂改更正法
- A.拒绝办理
- B.及时办理
- C.予以退回,要求补办手续或更改错误
- D.交上级处理
- 53
-
( )采用多栏式明细账。
- A.生产成本明细账
- B.预提费用明细账
- C.待摊费用明细账
- D.原材料明细账
- A.复式记账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有借必有贷
- D.借贷平衡
- A.115万元
- B.119万元
- C.111万元
- D.71万元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所有者权益类
- D.成本类
- A.预付账款
- B.预收账款
- C.累计折旧
- D.待摊费用
- A.同级财政部门
- B.同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
- C.同级审计部门
- D.上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
- A.会计人员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出纳人员
- D.会计主管人员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财务情况说明书
- D.财务会计报告
- A.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
- B.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后1年
- C.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后2年
- D.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后5年
- A.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 B.账项核对和实地盘点
- C.清查结果处理
- D.复查报告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财务情况说明书
- D.现金流量表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B.各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C.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
- D.各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其他应收款
- D.营业外支出
- A.查账
- B.对账
- C.财产清查
- D.结账
- A.实地盘存制
- B.永续盘存制
- C.账面盘存制
- D.以上均是
- A.账簿组织
- B.记账程序
- C.账务处理程序
- D.会计核算形式
- A.记账凭证
- B.记账凭证汇总表
- C.汇总记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70
-
资本公积主要用于( )。
- A.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B.转作盈余公积
- C.分配投资者利润
- D.转增实收资本或股本
- A.集中核算
- B.分级核算
- C.统一核算
- D.分散核算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现金日记账
- C.固定资产总账
- D.固定资产明细账
- A.付款凭证
- B.原始凭证
- C.转账凭证
- D.收款凭证
- A.总分类账
- B.两栏式账
- C.备查账
- D.序时账
- A.总账的格式不同
- B.登记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 C.会计凭证的种类不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 A.没有错误
- B.有错误,使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C.有错误,使用红字冲销法更正
- D.有错误,使用补充登记法更正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更换账页法
- A.复式记账
-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C.设置和登记账簿
- D.编制会计分录
- A.超支10
- B.节约10
- C.超支30
- D.节约30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销售费用
- 81
-
甲企业于2007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4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8年度该项目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 A.39.68
- B.66.45
- C.79.84
- D.80
- A.本月实际支付的职工薪酬
- B.本月应分配的职工薪酬
- C.本月结转的代扣款项
- D.本月多支付的职工薪酬
- A.凭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 B.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 C.凭证的金额与所附原始凭证的金额是否一致
- D.凭证的内容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
- A.记账
- B.算账
- C.报账
- D.查账
- A.本月季节性停用的设备
- B.当月购入的设备
- C.未提足折旧上月提前报废的设备
- D.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应付职工薪酬
- A.10%
- B.15%
- C.5%~10%
- D.25%
- A.拒绝办理,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 B.予以抵制,对经办人进行批评
- C.由会计人员重新填制或予以更正
- 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以致重新填制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实收资本
- D.盈余公积
- A.单步式
- B.多步式
- C.报告式
- D.账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