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 B.提取储备基金
- C.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 D.利润归还投资
- A.购买价款
- B.增值税税额
- C.专业人员服务费
- D.运输费、装卸费
- A.记载和储存会计信息
- B.分类和汇总会计信息
- C.检查和校正会计信息
- D.编报和输出会计信息
- A.领用空白支票登记簿
- B.固定资产卡片
- C.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
- D.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 A.更换财产物资和现金的保管人员时
- B.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时
- C.上级主管、财政、税务、审计和银行等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时
- D.进行临时性的清产核资时
- A.包装费
- B.展览和广告费
- C.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
- D.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
-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
- C.应付股利
- D.应付账款
- 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 B.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 C.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 D.借款活动的现金流量
- A.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股票
- B.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债券
- C.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的基金
- D.1年内到期的委托贷款
- A.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
- B.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 C.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
- D.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 A.长期借款
- B.短期借款
- C.货币资金
- D.存货
- A.销售商品
- B.提供劳务
- C.让渡资产使用权
- D.营业外收入
- A.对外短期投资
- B.对外长期投资
- C.流动资产购置
- D.固定资产处置
- A.弥补亏损
- B.转增资本
- C.发放现金股利
- D.对外投资
- A.收到投资款
- B.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收回前欠货款
- D.预付货款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利润分配袁
- A.全职职工
- B.兼职职工
- C.临时职工
- D.董事会成员
- A.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 B.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 C.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 D.设置会计科目的理论依据
- 49
-
( )可以是会计主体。
- A.营利性组织
- B.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 D.非营利性组织
- A.不能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动态
- B.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 C.适用于自然消耗大、数量不稳定的鲜活商品
- D.逐笔或逐日的登记收入发出存货,并随时记列结存数
- A.营业利润
- B.营业外收入
- C.投资收益
- D.所得税
- A.为制造产品发生的材料费用
- B.为制造产品发生的人工费用
- C.为制造产品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 D.自然灾害造成的材料毁损
- A.单位名称
- B.起讫日期
- C.起讫号码
- D.总计册数
- A.能够收回
- B.无法收回
- C.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 D.收回的可能性较小
- A.盈余公积补亏
-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C.转作股本的股利
- D.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
- D.营业外支出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投资收益
- C.应收股利
- D.银行存款
- A.库存现金
- B.应付账款
- C.原材料
- D.长期借款
- A.会计凭证的传递流程
- B.会计凭证在每个传递环节上停留的时间
- C.会计凭证交接的验收制度
- D.会计凭证的整理、归类和装订成册
- A.库存现金收款
- B.库存现金付款
- C.银行收款
- D.银行付款
- A.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 B.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 C.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 D.上述三种活动的现金流量
- A.10
- B.15
- C.6
- D.30
- A.补贴收入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
- D.主营业务收入
- A.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经营业绩的大小以及现金的流动情况
- B.职工福利的好坏
- C.投资的内在风险和投资报酬
- D.企业的兴衰及其发展情况
- A.“预付账款”
- B.“应付账款”
- C.“预收账款”
- D.“应收账款”
- A.银行汇票存款
- B.银行本票存款
- C.在途资金
- D.有价证券
- A.已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
- B.已背书转让的应收票据
- C.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 D.银行本票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会计账簿
- D.备查账簿
- A.项目收益性
- B.项目重要性
- C.项目流动性
- D.项目时间性
- A.总账
- B.日记账
- C.固定资产卡片账
- D.费用明细账
- A.重要性
- B.稳定性
- C.流动性
- D.时间性
- 72
-
企业计提的折旧( )。
- A.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 B.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 C.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 D.因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所以不在上述三种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 A.汇总报表
- B.动态报表
- C.内部报表
- D.静态报表
- A.全面清查
- B.局部清查
- C.重点清查
- D.定期清查
- A.货币资金
- B.应收账款
- C.预收账款
- D.会计报表附注中的“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
- A.两栏式账簿
- B.三栏式账簿
- C.多栏式账簿
- D.数量金额式账簿
- A.资产负债表
- B.现金流量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情况说明书
- A.月度结账时,应在各账户的最后一笔数字下,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或“本月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字样,并在该行上、下划通栏单红线
- B.季度结账时,应结出本季度发生额合计数,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累计”字样,并在该行下划通栏单红线
- C.半年度结账时,应结出半年度发生额合计数,在摘要栏内注明“半年度累计”字样,并在该行下划通栏单红线
- D.年度结账时,应结出本年四个季度的发生额合计数,记入第四季度季结的下一行,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
- A.增加数
- B.减少数
- C.期初数
- D.期末数
- A.借记“实收资本”
- B.贷记“实收资本”
- C.贷记“股本”
- D.借记“股本”
- A.没有错误
- B.有错误,使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C.有错误,使用红字冲销法更正
- D.有错误,使用补充登记法更正
- A.技术推算法
- B.测量计算法
- C.实地盘点法
- D.抽样盘点法
- A.复式记账
-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C.设置和登记账簿
- D.编制会计分录
- A.编制一张转账凭证
- B.编制一张收款凭证
- C.编制一张付款凭证
- D.编制一张转账凭证和一张付款凭证
- A.3080
- B.3100
- C.3610
- D.3000
- A.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
- B.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
- C.支付前欠货款
- D.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一张
- A.35100
- B.64900
- C.50000
- D.44900
- A.500
- B.520
- C.480
- D.510
- A.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 B.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 C.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D.劳务收入
- A.财务费用
- B.银行存款
- C.其他应付款
- D.应付利息
- A.6
- B.5
- C.2
- D.1
- A.已经提取的坏账准备
- B.收回以前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
- C.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
- D.已确认的坏账损失超出坏账准备的余额
- A.借:预收账款贷:银行存款
- B.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
- C.借:银行存款贷:原材料
- D.借:银行存款贷:原材料
- A.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取决于账务处理程序
- B.总分类账可以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
- C.总分类账可以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
- D.总分类账不可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
- A.23400
- B.21060
- C.18000
- D.21400
- A.1000
- B.1100
- C.1200
- D.1500
- A.运杂费
-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 D.入库前的保管费用
- A.48400
- B.48000
- C.47200
- D.40000
- A.90
- B.93
- C.97.5
- D.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