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承诺或担保事项
- B.或有事项
- C.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
- D.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
- A.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 B.盈亏情况及利润分配情况
- C.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 D.资本结构及其变动情况
- 33
-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 )。
- A.会计报表
- B.会计报表附注
- C.财务情况说明书
- D.预算报告
- A.借记“本年利润”
- B.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C.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D.贷记“本年利润”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会计报表
- D.会计科目
- A.数量
- B.种类
- C.单价
- D.金额
- A.较大的流动性
- B.时效性
- C.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 D.企业持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 A.总账余额
- B.明细账余额
- C.备查登记簿记录
- D.银行对账单
- A.企业发行新的股票
- B.企业对另一企业进行巨额投资
- C.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 D.董事会决定发放股票股利
- A.合法性
- B.相关性
- C.实用性
- D.可比性
- A.“材料采购”
- B.“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 C.“生产成本”
- D.“材料成本差异”
- A.增加记借方
- B.增加记贷方
- C.减少记借方
- D.减少记贷方
- A.权责发生制
- B.历史成本
- C.现值
- D.公允价值
- A.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
- B.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 C.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
- D.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
- A.独资企业
- B.生产车间
- C.分公司
- D.多家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 A.实收资本
- B.主营业务成本
- C.库存商品
- D.销售费用
- A.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采用实地盘点法
- B.在盘点库存现金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 C.经领导批准,借条、收据可以抵充现金
- D.现金盘点报告表需由盘点人员和出纳人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 A.年度
- B.半年度
- C.季度
- D.月度
- 49
-
利润包括的内容有( )。
- A.营业利润
- B.所有者投入资本
- C.营业外收支净额
- D.代收款项
- A.核算
- B.评价
- C.监督
- D.记录
- A.记账凭证
- B.汇总记账凭证
- C.科目汇总表
- D.汇总原始凭证
- A.均应填制和取得原始凭证
- B.均应编制记账凭证
- C.均应填制汇总记账凭证
- D.均应设置和登记总账
- A.只有期初余额而无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 B.没有期初余额但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 C.既有期初余额又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 D.既没有期初余额也没有本期发生额的科目
- 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C.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A.银行存款日记账有误
- B.银行记账有误
- C.存在未达账项
- D.存在企业与银行均未付的款项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主营业务成本
- D.短期借款
- A.定期清查
- B.不定期清查
- C.全面清查
- D.局部清查
- A.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应付货款
- B.购进材料未付款
- C.从银行提取现金
- D.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
- A.提供劳务的收入
- B.罚款利得
- C.出租固定资产租金收入
- D.销售材料收入
- A.出租无形资产发生的服务费
- B.董事会费
- C.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 D.业务招待费
- A.累计摊销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生产成本
- A.制造费用
- B.销售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其他业务成本
- A.筹集资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 B.为购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
- C.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费用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主营业务成本
- D.其他业务成本
- A.350000
- B.200000
- C.150000
- D.100000
- A.925
- B.875
- C.725
- D.700
- A.发放股票股利
- B.应付账款获得债权人豁免
- C.以本年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D.注销库存股
- 68
-
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400万元,本年实现净利润1600万元,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00万元,向投资者分配利润80万元。该企业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为( )万元。
- A.1840
- B.2000
- C.1740
- D.1680
- A.股东大会宣告派发现金股利
- B.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C.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D.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A.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B.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 C.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D.无需专门作账务处理
- A.48
- B.896
- C.848
- D.800
- A.220
- B.300
- C.100
- D.200
- A.1200
- B.1100
- C.1050
- D.1000
- A.2007年1月1日
- B.1993年7月1日
- C.2006年2月15日
- D.1985年12月
- A.企业按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
- B.企业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
- C.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债券应付的利息
- D.到期时一次归还本金和利息的长期借款的利息
- A.240
- B.1000
- C.1200
- D.200
- A.债权、债务类账目的登记
- B.收入费用账目的登记
- C.现金收付业务
- D.会计档案保管业务
- A.罚款收入
- B.销售商品收入
- C.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
- D.捐赠收入
- A.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B.盈余公积补亏
- C.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D.用税后利润补亏
- A.197.6
- B.202.4
- C.201.6
- D.198.4
- A.应交税费
- B.其他应付款
- C.应付职工薪酬
- D.银行存款
- A.应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其他应收款
- D.应付账款
- A.管理费用
- B.存贷成本或劳务成本
- C.营业外支出
- D.销售费用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付款
- C.应付职工薪酬
- D.银行存款
- A.3天
- B.7天
- C.10天
- D.15天
- A.构成工资总额的各组成部分
- B.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 C.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 D.社会保险费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支出
- C.其他应收款
- D.待处理财产损益
- A.计人营业外收入
- B.计入主营业务收入
- C.冲减管理费用
- 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A.职工工资
- B.职工福利费
- C.医疗保险费
- D.职工出差报销的火车票
- A.予以受理
- B.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C.予以反映
- 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 A.该账户用来反映固定资产损耗价值
- B.计提折旧应计入该账户的借方
- C.该账户期末余额应为贷方余额
- D.企业应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 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 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 A.0.3
- B.0.6
- C.0.9
- D.3.6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业务收入
- D.其他应付款
- A.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管理费用
- B.筹建期间的借款利息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 C.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借款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 D.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 A.30
- B.5
- C.28
- D.7
- A.643.5
- B.660
- C.512.5
- D.693
- A.3000
- B.2000
- C.1000
- D.800
- A.应付现金股利
- B.应交教育费附加
- C.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
- D.应付管理人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