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应付账款
- D.预付账款
- A.工程物资
- B.在途物资
- C.委托代销商品
- D.低值易耗品
- 18
-
实物清查的方法有( )。
- A.逆查法
- B.账目核对法
- C.实地盘点法
- D.技术推算盘点法
- A.将一年内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应收款列示为流动资产
- B.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债券列示为流动负债
- C.将应于下一个年度内清偿、企业能够自主地将清偿期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但不打算推迟清偿的长期负债,列示为流动负债
- D.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债务,企业在财务报表中仍将其列示为非流动负债
- A.会计报表
- B.会计报表附注
- C.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资料
- D.财务分析报告
- A.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买方
- B.企业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产品实施控制
- C.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D.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 A.费用
- B.支出
- C.资产
- D.所有者权益
- A.原始凭证
- B.现金日记账
- C.月度财务报告
- D.总账
- A.另一负债类账户记借方
- B.另一资产类账户记借方
- C.另一成本类账户记借方
- D.另一负债类账户记贷方
- A.管理费用总账
- B.应付账款总账
- C.原材料明细账
- D.应收账款明细账
- A.季节性停用的大型设备
- B.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大型设备
-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大型设备
-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大型设备
- A.11466
- B.11500
- C.11583
- D.11660
- A.财务费用
- B.应付利息
- C.短期借款
- D.管理费用
- A.重记经济业务
- B.漏记经济业务
- C.借贷方向相反
- D.借贷金额不等
- A.串户
- B.漏登某一账户发生额
- C.重复登记某一账户发生额
- D.某一账户金额错记
- A.销售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主营业务成本
- A.提货单
- B.发出材料汇总表
- C.购货发票
- D.领料单
- A.银行汇票
- B.商业汇票
- C.银行本票
- D.支票
- A.借方13000
- B.贷方5000
- C.贷方13000
- D.借方5000
- A.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
- B.规模较小、经济业务不多的企业
- C.规模较大、经济业务不多的企业
- D.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
- A.1000元以下
- B.1000元
- C.2000元以下
- D.2000元
- A.1000
- B.5000
- C.10000
- D.20000
- A.捐赠支出
- B.非常损失
- C.罚款支出
- D.应收账款发生的坏账损失
- A.企业流动负债减去长期负债后的差额
- B.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C.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
- D.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A.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
- B.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C.金额数字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写“00”或符号“——”
- D.有角五分的,分位写“0”或符号“——”
- A.能够清楚地反映各个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 B.不能清楚地反映各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 C.能够综合反映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
- D.能够序时反映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
- A.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核对
- B.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的核对
- C.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 D.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的核对
- A.1%
- B.2%
- C.3%
- D.4%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外埠存款
- D.在途货币资金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销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