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计提折旧基数
- B.累计折旧
- C.折旧年限
- D.预计净残值
- A.装卸费
- B.保险费
- C.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
- D.采购机构的经费
- A.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B.科目汇总表
- C.总分类账
- D.汇总收款凭证
- A.应付账款明细账
- B.应收账款明细账
- C.原材料明细账
- D.长期待摊费用明细账
- A.职工集体福利设施
- B.职工医药费
- C.企业福利部门人员工资
- D.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 21
-
期间费用包括( )。
- A.管理费用
- B.财务费用
- C.制造费用
- D.销售费用
- A.汇总收款凭证
- B.汇总转账凭证
- C.汇总付款凭证
- D.科目汇总表
- A.销售商品获得的债权
- B.提供劳务获得的债权
- C.代职工垫付的水电费
- D.代收的电话费
- A.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
- B.经营租赁出租的设备属于固定资产,经营租赁出租的房屋建筑物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 C.固定资产大修理和日常维护费用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 D.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有助于促进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
- A.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 B.重要性原则
- C.真实性原则
- D.配比原则
- A.用蓝黑墨水书写
- B.用红色墨水冲销错账
- C.在不设借贷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用红色墨水登记减少数
- D.用圆珠笔书写
- A.与记账凭证核对
- B.函证法
- C.实地盘点法
- D.技术推算法
- A.完全一致
- B.完全相反
- C.基本相同
- D.并无联系
- A.采用什么会计核算方法
- B.采用什么记账形式
- C.增加的记借方,减少的记贷方的记账规则
- D.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
- A.存货
- B.固定资产
- C.货币资金
- D.各项财产
- A.一个借方科目与几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B.一个借方科目与一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C.几个借方科目与一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D.几个借方科目与几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应付职工薪酬
- A.-500
- B.-1300
- C.-900
- D.500
- A.46875
- B.45750
- C.61000
- D.30500
- A.定期盘存法
- B.和往来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
- C.实地盘存法
- D.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
- A.增加记借方
- B.增加记贷方
- C.减少记贷方
- D.期末无余款
- A.60
- B.62
- C.70.2
- D.72.2
- A.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B.各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C.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 D.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 40
-
某企业年末调整坏账准备账户前,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余额分别为借方余额200000元和借方余额1000元,该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元。
- A.19000
- B.21000
- C.11000
- D.20000
- A.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B.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C.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总账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 C.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 D.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余额记录是否相符
- A.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 B.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D.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 A.活页式账簿
- B.订本式账簿
- C.卡片式账簿
- D.自己认为合适的账簿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核对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余额的核对
- C.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的核对
- D.总账账户贷方余额与其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的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