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
- C.企业统一代码
- D.企业负责人签名
- A.确定单位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和债权、债务的实际金额
- B.查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和账面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 C.调整账目,达到账实相符
- D.不断发现和解决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方面的问题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相关的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 B.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 C.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
- D.直接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 A.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 B.代销商品登记簿
- C.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
- D.材料采购明细账
- A.内容是否真实
- B.项目是否齐全
- C.科目是否正确
- D.金额是否正确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多借一贷
- D.多借多贷
- A.制证
- B.复核
- C.会计主管
- D.出纳
- A.总分类账期初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之和
- B.总分类账期末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
- C.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D.总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 A.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御控制作用
- B.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 C.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 D.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
- A.制造费用
- B.主营业务成本
- C.管理费用
- D.生产成本
- A.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
- B.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记录正确无误
- C.如果试算不平衡,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应该认真查找,直到平衡为止
- D.即使试算平衡,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 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C.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 D.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 A.总分类科目对明细科目具有统御和控制作用
- B.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都是财政部统一制定的
- C.总分类科目提供的是总括信息
- D.明细科目提供的是详细信息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填制会计凭证
- B.登记会计账簿
- C.进行成本计算
- D.财产清查
- A.真实性
- B.规范性
- C.合理性
- D.合法性
- A.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 B.资金的投入
- C.资金的耗用
- D.资金的退出
- A.应收账款
- B.预付账款
- C.预收账款
- D.应付票据
- A.现收
- B.现付
- C.银收
- D.银付
- A.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 B.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 C.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 D.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前提
- A.预收账款
- B.应收账款
- C.预提费用
- D.实收资本
- 53
-
( )采用三栏式明细账。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 B.营业外收入明细账
- C.管理费用明细账
- D.原材料明细账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费用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所有者权益类
- D.成本类
- A.实物运动
- B.资产
- C.资金运动
- D.收入
- A.财务总监
- B.财务经理
- C.会计主管
- D.单位负责人
- A.收入-费用=利润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 A.3年
- B.2年
- C.5年
- D.6年
- A.财务经理
- B.本单位负责人
- C.会计主管
- D.财务总监
- A.流动负债
- B.长期股权投资
- C.长期负债
- D.所有者权益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计划说明书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 C.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D.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A.营业外支出
- B.财务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坏账损失
- A.局部清查
- B.全面清查
- C.重点清查
- D.抽查
- A.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依据
- B.一种对账工具
- C.调整账面记录的记账凭证
- D.登记日记账的直接依据
- A.借方
- B.借方和贷方
- C.贷方
- D.借方或贷方
- A.适用范围相同
-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相同
- C.登记总分类账的方法相同
-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相同
- A.用途
- B.外表形式
- C.格式
- D.启用时间
- A.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A.会计账簿
- B.会计账户
- C.序时账簿
- D.分类账簿
- A.与记账凭证核对
- B.函证法
- C.实地盘点法
- D.技术推算法
- A.完全一致
- B.完全相反
- C.基本相同
- D.并无联系
- A.一个借方科目与几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B.一个借方科目与一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C.几个借方科目与一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D.几个借方科目与几个贷方科目相对应
- A.采用什么会计核算方法
- B.采用什么记账形式
- C.增加的记借方,减少的记贷方的记账规则
- D.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
- A.存货
- B.固定资产
- C.货币资金
- D.各项财产
- A.-500
- B.-1300
- C.-900
- D.500
- A.定期盘存法
- B.和往来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
- C.实地盘存法
- D.与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应付职工薪酬
- A.46875
- B.45750
- C.61000
- D.30500
- A.增加记借方
- B.增加记贷方
- C.减少记贷方
- D.期末无余款
- A.60
- B.62
- C.70.2
- D.72.2
- A.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B.各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C.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 D.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 84
-
某企业年末调整坏账准备账户前,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余额分别为借方余额200000元和借方余额1000元,该企业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 )元。
- A.19000
- B.21000
- C.11000
- D.20000
- A.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B.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C.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总账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 C.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
- D.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余额记录是否相符
- A.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 B.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C.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 D.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核对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其总账余额的核对
- C.总账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的核对
- D.总账账户贷方余额与其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的核对
- A.活页式账簿
- B.订本式账簿
- C.卡片式账簿
- D.自己认为合适的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