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管理费用
- B.销售费用
- C.财务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会计科目
- B.记账日期
- C.记账方向的符号
- D.记账的金额
- A.应付账款22800元
- B.库存现金200元
- C.银行存款23000元
- D.应付账款23200元
- A.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B.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生产能力
- C.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
- D.使产品更加美观
- A.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 B.余额试算平衡法
- C.增加额试算平
- D.减少额试算平衡法
- A.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 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 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 D.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 A.账户的名称
- B.登记账簿的日期栏
- C.摘要栏
- D.总页次和分户页次栏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 B.有利于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 C.有利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 D.有利于维护财经纪律和结算制度
- A.发出存货的成本比较接近其重置成本
- B.物价上涨时避免虚增利润
- C.发出存货的成本与其重置成本差异较大
- D.期末结存数额比较接近实际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
- C.企业统一代码
- D.企业负责人签名
- A.开出支票4500元偿还所欠货款,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4500 贷:应收账款 4500
- B.收回欠款1400元,分录为: 借:现金 1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40
- C.用现金760元购买材料,分录为: 借:物资采购 760 贷:现金 670
- D.提取现金20000元,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现金 20000
- A.借:生产成本——A产品 3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0000 ——乙材料 20000
- B.借:制造费用——办公费 300 ——邮电费 600 贷:现金 900
- C.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2000 管理费用——折旧费 1000 贷:累计折旧 3000
- D.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应收账款——A公司 40000 ——B公司 60000
- A.借:现金 300 管理费用 2700 贷:银行存款 3000
- B.借:管理费 2700 现金 3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 C.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 D.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应收账款 3000
- A.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盈余公积”
- B.借记“利润分配”,贷记“盈余公积”
- C.借记“盈余公积”,贷记“本年利润”
- D.借记“盈余公积”,贷记“利润分配”
- A.已售商品预计保修费用
- B.为推广新产品而发生的广告费用
- C.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D.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成本
- A.10000
- B.10500
- C.10600
- D.11000
- A.查明未达账项时
- B.收到银行对账单时
- C.编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
- D.实际收到有关结算凭证时
- A.“营业外支出”
- B.“营业外收入”
- C.“其他应收款”
- D.“管理费用”
- A.罚款所得
- B.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收入
- C.包装物出租收入
- D.材料销售收入
- A.实地盘点法
- B.检查现金日记账
- C.倒挤法
- D.抽查库存现金
- A.财务费用
- B.在建工程
- C.短期借款
- D.应付利息
- A.92.4
- B.99
- C.150.6
- D.181.5
- A.10天
- B.3~5天
- C.15天
- D.20天
- A.保管会计档案
- B.登记债权、债务账目
- C.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登记收入、费用账目
- A.没有错误
- B.有错误,使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C.有错误,使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 D.有错误,使用补充登记法更正
- A.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 B.弥补亏损
- C.转增资本(股本)
- D.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 A.根据企业内部某部门或个人实际需要,一次付给现金
- B.使用后持有关原始凭证报销,余款交回
- C.使用后报销时,财会部门按照核准报销的金额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
- D.一般用于临时性差旅费报销业务
- A.重点清查和非重点清查
- B.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C.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 D.报送清查和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