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正确
- B.错误
- A.按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的工资、奖金、津贴
- B.支付给职工的货币性及非货币性福利
- C.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向职工支付的补偿
- D.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 A.正确
- B.错误
- A.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比较大
- B.采用科目汇总表会计处理程序,由于其在科目汇总表中不反映科目对应关系,因而不便于分析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查账
- C.采用汇总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可以大大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 D.日记总账会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增大了登记日记账的工作量,且不便于记账分工和查阅
- A.库存现金
- B.银行汇票存款
- C.银行本票存款
- D.商业汇票
- A.库存现金丢失
- B.原材料盘亏
- C.发现账外固定资产
- D.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 A.它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表
- B.它是利润表的附表
- C.它是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的
- D.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的利润分配水平
- A.企业资产变动情况
- B.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及利润的实现情况
- C.企业的获利能力
- D.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 A.“营业外支出”发生额
- B.“主营业务成本”发生额
- C.“其他业务成本”发生额
- D.“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额
- A.分析企业资产的结构及其状况
- B.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
- C.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 D.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
- A.独资企业
- B.民间非营利组织
- C.分公司
- D.集团公司
- A.修理备用件
- B.低值易耗品
- C.包装物
- D.建造承包商使用的木模板、脚手架等材料
- 4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 B.在补充材料中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 C.在补充材料中按直接法将净利润调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 D.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 A.平均年限法
- B.双倍余额递减法
- C.工作量法
- D.年数总和法
- A.研发支出
- B.营业外支出
- C.利息支出
- D.所得税费用
- A.销售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45
-
某公司于2010年6月5日从二级证券市场购买A公司股票50000股,每股成交价为9元,6月30日该股票收盘价为l0元,公司决定继续持有,但不超过2010年底。6月30日,下列账务处理错误的是( )。
- A.进行备忘登记,但不做任何账务处理
- B.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 0000
- C.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0 000 贷:投资收益50 000
- D.借: 应收股利50 000 贷:投资收益50 000
- A.出售辅料取得的收入
- B.出售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 C.出售设备取得的收入
- D.出租包装物取得的收入
- A.计提短期借款的利息
- B.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
- C.支付超标的业务招待费
- D.无形资产摊销
- A.分配股票股利
- B.接受现金捐赠
- C.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D.投资者投入资本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 A.法定盈余公积
- B.任意盈余公积
- C.资本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C.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
- D.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A.储备基金
- B.职工奖励基金
- C.企业发展基金
- D.利润归还投资
- A.利润分配
- B.管理费用
- C.盈余公积
- D.应付利润
- A.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
- B.离退休人员的薪酬
- C.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 D.辞退员工支付的补偿金
- A.买价
- B.运杂费
- C.途中保险费
- D.进口关税
- A.盈余公积
- B.实收资本
- C.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 D.坏账准备
- A.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原值
-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值
- C.已结转的盘亏固定资产原值
- D.已结转的清理固定资产原值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应收款
- A.发票中货款金额及支付给运输部门的运费(已扣除增值税)
- B.支付的增值税
- C.进口关税
-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 A.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 B.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 C.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 D.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
- A.对现金的清查
- B.对银行存款的清查
- C.对实物资产的清查
- D.对往来款项的清查
- A.一借一贷
- B.一借多贷
- C.一贷多借
- D.多借多贷
- A.55000元
- B.59500元
- C.62000元
- D.63755元
- A.有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 B.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手续简便
- D.便于试算平衡
- A.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
- B.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科目
- C.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
- D.设置会计科目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实用
- A.110000
- B.-10000
- C.10000
- D.-110000
- A.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
- B.全部的贷方余额
- C.全部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
- D.全部科目的借、贷方余额
- A.简单
- B.不能进行试算平衡
- C.反映不出账户的对应关系
- D.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
- A.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 B.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 C.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 D.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 A.财务会计侧重于向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预测决策等所需的相关信息
- B.财务会计侧重于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
- C.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 D.财务会计侧重于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
- A.临时指定人员处理会计事项
- B.在其他有关机构设置会计人员
- C.在单位行政领导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 D.对会计业务不作任何处理
- A.持续经营
- B.重要性
- C.权责发生制
- D.收付实现制
- A.购货取得的增值税发票
- B.出差取得的火车票
- C.工资结算单
- D.住宿费发票
- A.本月初至本页止
- B.本月初至本日止
- C.本年初至本页止
- D.本年初至本日止
- A.82425
- B.80000
- C.83925
- D.24250
- A.不利于会计核算分工
- B.不能进行试算平衡
- C.反映不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D.会计科目数量受限
- A.有价证券
- B.无形资产
- C.固定资产
- D.存货
- A.在“短期投资”项月下列示
- B.在“长期投资”项目下列示
- C.既在“短期投资”项目下列示,又在“长期投资”项目下列示
- D.在流动资产类下单独设置“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加以反映
- A.收款凭证
- B.转账凭证
- C.付款凭证
- D.通用记账凭证
- A.可以携带出境
- B.不得携带出境
- C.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携带出境
- D.经安全部门批准后,可携带出境
- A.根据“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填列
- B.根据“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填列
- C.根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D.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 A.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 B.本年利润补亏数额
- C.年初未分配利润
- D.盈余公积补亏数额
- A.确认
- B.记录
- C.记账
- D.算账
- A.所有者投入资金偿还欠款
- B.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设备
- C.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 D.企业提取盈余公积
- A.只能是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
- B.只能是利润表的一部分
- C.只能是一张独立的会计报表
- D.可以是利润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张独立的会计报表
- A.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制
- B.记账凭证应按编号顺序记账
- C.记账凭证应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按季度连续编号,按编号顺序记账
- D.无论使用哪种记账凭证,都应按月连续进行编号,即每月都从1号编起,按顺序编至月末
- A.股本
- B.资本公积
- C.财务费用
- D.管理费用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B.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
-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D.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A.银行对账单所列余额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C.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余额
- D.银行对账单所列余额或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A.资产负债表
- B.现金流量表
- C.损益表
- D.利润分配表
- A.银行本票存款
- B.银行汇票存款
- C.备用金
- D.存出投资款
- A.固定资产卡片账
- B.辅助账簿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企业财务计划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生产成本
- A.经济活动
- B.购销活动
- C.经济合同
- D.生产活动
- A.会计科目用错
- B.记账方向颠倒
- C.记账时,漏记记账凭证中的某一个账户
- D.重复登记整笔交易、事项
- 96
-
某工业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10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30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5万元,管理费用为15万元,投资收益为30万元,所得税费用为25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期利润总额为( )万元。
- A.130
- B.115
- C.105
- D.110
- A.95
- B.155
- C.175
- D.235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B.各损益账户的期末余额
- C.各损益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D.资产、负债及所有权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A.日
- B.月
- C.季度
- D.年
- A.其他应收款
- B.交易性金融资金
- C.可供出售金融资金
- D.预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