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
-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C.对应的记账凭证号数
- D.填制、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
- A.预付款项
- B.预收款项
- C.应交款项
- D.应收款项
- A.用蓝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80元
- B.用红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80元
- C.用红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35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3580元
- D.用蓝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3500元,贷记“应收账款”账户3500元
- A.货币计量单位
- B.实物计量单位
- C.质量计量单位
- D.劳动量计量单位
- A.是否有未达账项
- B.是否有白条抵库
- C.是否超限额留存现金
- D.是否坐支现金
- A.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 B.非常损失
- C.罚款支出
- D.公益性捐赠支出
- A.及时性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配比原则
- D.谨慎性原则
- A.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 B.产品加工完毕,验收入库
- C.购入设备一台,款项未付
- D.以银行存款预付保险费
- A.营业利润
- B.主营业务利润
- C.利润总额
- D.净利润
- A.包装费
- B.安装成本
- C.该固定资产增值税的进项税额
- D.运输费
- A.能大大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要与本单位的经营规模大小、经营业务韵繁简程序相适应
- C.必须保证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
- D.有利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
- A.增值税
- B.城市维护建设税
- C.教育费附加
- D.矿产资源补偿费
- A.制造费用
- B.营业外支出
- C.主营业务成本
- D.所得税费用
- A.真实可靠
- B.相关可比
- C.全面完整
- D.便于理解
- A.会计凭证
- B.会计账簿
- C.会计报表
- D.会计科目
- 31
-
按净值计价适用于( )。
- A.新建的固定资产
- B.盘盈的固定资产
- C.盘亏的固定资产
- D.毁损的固定资产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非流动资产
- D.流动资产
- A.将不同类型业务的原始凭证合并编制一张记账凭证
- B.一个月内的记账凭证连续编号
- C.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只填制现金收款凭证
- D.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 A.财产收发计量或检验不准
- B.管理不善
- C.未达账项
- D.账簿记录发生差错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
- C.企业统一代码
- D.企业负责人签名
- A.定额管理
- B.专人管理
- C.预算管理
- D.非定额管理
- A.赊购机器设备
- B.制定下年度管理费用开支计划
- C.赊购货物
- D.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 A.非专利技术
- B.商标权
- C.著作权
- D.土地使用权
- A.发票所列的金额
- B.应缴纳的税费
- C.企业应支付的运输费
- D.企业应负担的保险费
- 40
-
财务费用包括( )。
- A.利息支出
- B.汇兑损失
- C.相关手续费
- D.咨询费
- A.累计折旧
- B.坏账准备
- C.利润分配
- D.材料成本差异
- A.继续作为固定资产
- B.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 C.照提折旧
- D.不再计提折旧
- A.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 B.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 C.资产估计从低
- D.费用估计从高
- A.金额是否正确
- B.内容是否真实
- C.书写是否正确
- D.科目是否正确
- A.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贷款
- B.销售产品,货款未收
- C.以现金购买办公用品
- D.向银行借入款项,存入结算户
- A.利润表
- B.利润分配表
- C.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 D.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 A.销项税额
- B.进项税额
- C.出口退税
- D.进项转出
- A.进行会计核算
- B.实施会计监督
- C.参与经济决策
- D.评价经营业绩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 B.固定资产的原值
- C.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 D.固定资产的实际净残值
- A.付字第××1/2号和付字第××2/2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D.转字第××号
- A.“销售费用”
- B.“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C.“应交税费”
- D.“应交教育费附加”
- A.月度财务报表于月份终了后10日内报出
- B.季度财务报表于季度终了后15日内报出
- C.半年度财务报表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内报出
- D.年度财务报表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 A.原始凭证不得借出
-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
- C.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借出
- D.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复制
- A.生产成本
- B.所得税
- C.待摊费用
- D.预提费用
- A.真实可靠
- B.相关可比
- C.便于理饵
- D.编制及时
-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 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 C.将已经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进行计算和汇总
- 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单式凭证
- A.应收账款
- B.应付工资
- C.应付债券
- D.预付账款
- A.资本公积
- B.盈余公积
- C.净利润
- D.营业利润
- A.借:应付职工薪酬4000贷:预收账款4000
- B.借:应付职工薪酬4000贷:其他应收款4000
- C.借:应付职工薪酬4000贷:应收账款4000
- D.借:应付职工薪酬4000贷:库存现金4000
- A.资产总额增加
- B.资产总额不变
- C.资产总额减少
- D.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 A.材料采购成本
- B.产品成本
- C.制造费用
- D.期间费用
- A.内容相同
- B.结构相同
- C.格式相同
- D.两者不相关
- A.备查账簿
- B.序时账簿
- C.分类账簿
- D.三栏式账簿
- A.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
- 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 C.总账与备查账簿之间的核对
- 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 A.便于查账
- B.防止遗漏
- C.防止隔页
- D.保持记录的连续性
- A.记账凭证
- B.汇总记账凭证
- C.原始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680000
- B.320000
- C.500000
- D.80000
- A.“预付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应付账款”
- A.单步式
- B.多步式
- C.账户式
- D.混合式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B.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D.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A.盘存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D.往来款项对账单
- A.应收账款
- B.应付账款
- C.未达账项
- D.其他货币资金
- A.记账人员
- B.出纳人员
- C.单位领导
- D.会计主管
- A.20年
- B.15年
- C.25年
- D.10年
- A.实收资本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投资收益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收账款”
- C.“其他应收款”
- D.“营业外支出”
- A.增加发生额
- B.减少发生额
- C.增加或减少发生额
- D.以上都不对
- A.原始凭证
- B.账簿记录
- C.日记账
- D.记账凭证
- A.发料凭证汇总表
-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C.现金盘点报告表
- D.制造费用分配表
- A.辅助材料
- B.差旅费
- C.银行存款
- D.辅助生产成本
- A.销售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83
-
存货盘盈核查后应( )。
- A.冲减存货成本
- B.冲减管理费用
- C.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D.计入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