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
- B.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
- C.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
- D.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
- A.管理费用总账
- B.应付账款总账
- C.原材料明细账
- D.应收账款明细账
- A.投资收益
- B.其他业务收入
- C.管理费用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A.全面清查
- B.内部清查
- C.局部清查
- D.外部清查
- A.实地盘点法
- B.发函询证法
- C.技术推算法
- D.对账单核对法
- A.主营业务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 D.财务费用
- A.收入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费用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A.加强企业管理
- B.提高企业利润
- C.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 D.以上均不是
- A.存货资产减值条件下的后续计算
- B.盘盈固定资产的计量
- C.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算
-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 A.划线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红字更正法
- D.平行登记法
- A.290
- B.340
- C.280
- D.330
- A.会计主体
- B.货币计量
- C.会计分期
- D.会计假设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贷:原材料 10000
- B.借:原材料 1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
-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00贷:管理费用 10000
- D.借:原材料 10000贷:管理费用 10000
- A.记录资产和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不同
- B.记录资产和负债的结果不同
- C.两者的经济内容不同
- D.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 A.2006年7月1日
- B.2007年1月1日
- C.2007年7月1日
- D.2006年1月1日
- A.购进原材料36000元,款未付。
- B.销售原材料36000元,收到货款28800元,尚有7200元未收。
- C.购进原材料36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80%的价款,其余暂欠。
- D.销售原材料36000元,存人银行28800元,余款未收。
- A.将库存现金送存银行
- B.取得借款存入银行
- C.固定资产计捌折旧
- D.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
- A.本页
- B.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
- C.本月
- D.自本年初起至本页末止
- A.填制的经济内容
- B.填制的时间
- 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 D.填制的方式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撕毁重新编制会计分录
- A.会计反映
- B.会计监督
- C.会计计算
- D.会计核查
- A.40000
- B.41000
- C.50100
- D.50600
- A.40000
- B.41000
- C.50100
- D.50600
- A.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账款
- B.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待摊费用
- C.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
- D.货币资金预付账款存货应收账款
- A.及时性
- B.谨慎性
- C.实质重于形式
- D.可靠性
- A.定期清查和局部清查
- B.定期清查和全部清查
- C.不定期清查和全部清查
- D.不定期清查和局部清查
- A.“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 B.“利润分配”账户借方
- C.“本年利润”账户贷方
- D.“本年利润”账户借方
- A.固定资产
- B.在建工程
- C.原材料
- D.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