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9 500
- B.31 175
- C.32 675
- D.76 300
- A.资产增加16 925元
- B.负债增加9 900元
- C.资产减少16 925元
- D.负债减少9 900元
- A.5 025
- B.6 700
- C.8 200
- D.21 000
- A.借:应收账款46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
- B.借:销售费用 7 000 贷:银行存款 7 000
- C.借:主营业务成本49 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49 000
- D.借:营业外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 A.贷方余额11 900
- B.借方余额11 900
- C.贷方余额13 575
- D.0
- A.借:银行存款 100贷:销售费用 100
- B.借:银行存款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 C.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贷:银行存款 100
- D.借:银行存款 100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00
- A.此处的增值税属于销项税额
- B.此处的增值税属于进项税额
- C.会计分录中此项应记入贷方
- D.会计分录中此项应记人借方
- A.借:应收账款 40贷:坏账准备 40
- B.借:坏账准备 40贷:预付账款 40
- C.借:坏账准备 40贷:应收账款 40
- D.借:应收账款 40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 A.借:应收账款 20贷:坏账准备 20
- B.借:坏账准备 20贷:预付账款 20
- C.借:银行存款 20贷:应收账款 20
- D.借:预收账款 20贷:坏账准备 20
- A.58 000
- B.59 000
- C.61 000
- D.57 000
- A.74 000
- B.73 000
- C.84 000
- D.76 000
- A.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B.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C.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D.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6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A.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2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B.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2 000元,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 C.资产的不同项目此增彼减,资产总额不变
- D.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此增彼减,权益总额不变
- A.借:其他应收款—差旅费400贷:库存现金400
- B.借:银行存款 6 000贷:实收资本 6 000
- C.借:应付账款 5 000贷:应付票据 5 000
- D.借:利润分配 1 000贷:应付股利 1 000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企业2月份签了一份当年7月份生效的销售合同,并将这笔销售收入计入2月份的收入
- B.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C.年末,企业将全年的电费一次性计入12月份的费用
- D.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 A.这种方法是余额百分比法
- B.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为20 000元
- C.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0 000元
- D.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减少了20 000元
- A.现金日记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总分类账
- D.管理费用明细账
- A.财产清查
- B.平行登记
- C.成本计算
- D.复式记账
- 45
-
可靠性要求做到( )。
- A.内容真实
- B.数字准确
- C.资料可靠
- D.对应关系清楚
- A.登记账簿
- B.成本计算
- C.财产清查
- D.编制报表
- A.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总务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库存现金
- A.借记“库存商品—甲商品”1 000元
- B.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1 000元
- C.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3 000元
- D.贷记“库存商品—乙商品”3 000元
- A.定额银行本票
- B.不定额银行本票
- C.银行承兑本票
- D.商业承兑本票
- A.1月1日取得借款时,确认短期借款100 000元
- B.1月末计提利息时,确认财务费用500元
- C.3月末支付本季度利息时,贷记银行存款1 500元
- D.6月末支付本季度利息时,贷记银行存款1 500元
- A.清查的范围
- B.清查的时间
- C.清查的内容
- D.清查的地点
- A.净收入80 000
- B.净损失80 000
- C.净收入76 000
- D.净损失76 000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付福利费
- C.其他应付款
- D.管理费用
- A.负债类账户的增加额
- B.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增加额
- C.收入类账户的增加额
- D.成本类账户的增加额
- A.罚款所得
- B.出售材料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 D.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 A.账务处理程序
- B.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 C.会计核算形式
- D.会计组织形式
- 57
-
M公司为增税值一般纳税人,2011年6月1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6月份销项税额50 000元,进项税额70 000元,进项税额转出30 000元。M公司6月份应交增值税( )元。
- A.一30 000
- B.一10 000
- C.20 000
- D.10 000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购货发票
- A.会计人员甲的说法正确
- B.会计人员乙的说法正确
- C.两者的说法都有道理
- D.两者的说法均错误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单式凭证
- A.3 000 000
- B.2 900 000
- C.3 100 000
- D.3 300 000
- A.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账
- B.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 C.办理库存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
- D.债权债务登记工作
- A.固定资产
- B.原材料
- C.库存商品
- D.库存现金
- A.重要性
- B.谨慎性
- C.实质重于形式
- D.客观性
- A.资产增加同时负债增加
- B.资产增加同时收入增加
- C.所有者权益增加同时费用减少
- D.资产增加同时负债减少
- A.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销售发票
- A.商业折扣
- B.现金折扣
- C.销售折让
- D.数量折扣
- A.增加
- B.减少
- C.可能增加,可能减少
- D.无影响
- A.账簿的登记方式
- B.账簿的用途
- C.账簿登记的内容
- D.账簿的外形特征
- A.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人材料价款
- B.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 C.发行债券,收到的款项存入银行
- D.收到现金股利
- A.3月13日
- B.3月1日
- C.2月28日
- D.2月14 日
- A.实地盘点法
- B.抽查检验法
- C.查询核对法
- D.技术推算法
- A.三栏式
- B.多栏式
- C.数量金额式
- D.任意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