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出租包装物收到的押金
- B.出借包装物收到的押金
- C.租金收入
- D.没收的押金收入
- A.单位现金库存限额由单位负责人决定
- B.库存限额一经确定,单位必须严格遵守
- C.库存限额一般是单位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 D.对于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开户单位,其库存现金限额也不可多于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 22
-
以下做法错误的有( )。
- A.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2000元
- B.用本单位银行账号为他人支付现金
- C.未经批准用现金收入进行现金支出
- D.本单位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人银行
- A.为建造固定资产支付的职工薪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8.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不包括工程完工前盘亏的工程物资净损失
- C.工程完工前因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 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T决算的固定资产按暂估价值入账
- A.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B.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 C.借记“其他应付款”
- D.贷记“其他应付款”
- A.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
- B.财产物资收发计量错误
- C.财产物资的毁按、被盗
- D.会计账簿漏记、重记、错记
- A.新华书店系统金额起点是1000元
- B.新华书店系统金额起点是3000元
- C.除新华书店系统外,托收承付的结算起点是每笔10000元
- D.除新华书店系统外,托收承付的结算起点是每笔100000元
- A.收款付款转账凭证或通用记账凭证
- B.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
- C.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总分类账和若干明细分类账
- A.T型账
- B.丁字账
- C.正规账
- D.单栏式账
- A.罚款支出
- B.捐赠支出
- C.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 D.存货跌价损失
- A.实收资本
- B.主营业务成本
- C.库存商品
- D.销售费用
- A.在登记账簿将298元误记为289元,记账凭证正确无误
- B.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应收账款”科目填为“应付账款”,并已登记入账
- C.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300元填作3000元。尚未入账
- D.记账凭证中的借贷方向用错,并已入账
- A.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
-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 C.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D.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 A.物资采购
- B.生产成本
- C.在建工程
- D.制造费用
- 34
-
每一个账户都有( )。
- A.期初余额
- B.期末余额
- C.本期增加额
- D.本期减少额
- A.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核对
- B.与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的核对
- C.与银行存款总账的核对
- D.与银行存款对账单的核对
- A.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尚未收到的价款
- B.预收购货单位的货款
- C.预付给销货单位的货款
- D.购进材料应付而尚未支付的材料款
- A.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与记账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
- B.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 C.记账方向和金额是否正确
- D.书写是否正确
- A.原始凭证上填制的经济业务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
- B.原始凭证应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立即填制
- C.外来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
- D.加盖了“作废”戳记的原始凭证,应连同其存根一起保管,不得撕毁
- A.年度
- B.半年度
- C.季度
- D.月度
- A.重置成本
- B.历史成本
- C.可变现净值
- D.现值
- A.说明每一个账户的借方数一定等于贷方数
- B.说明本期增加数一定等于本期减少数
- C.说明期初余额一定等于期末余额
- D.不能说明账簿记录一定正确
- A.相同
- B.相反
- C.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 D.无关系
- A.编制会计分录
- B.结账
- C.过账
- D.平行登记
- A.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B.会计恒等式
- C.平行登记
- D.账户的结构
- A.出售材料收入8.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 C.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 D.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 A.会计凭证
- B.总分类账
- C.财务报告
- D.明细分类账
- A.借:固定资产10000货:待处理财产损益10000
- B.借:固定资产8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8000
- C.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0000贷:营业外收入100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益8000贷:营业外收入8000
- A.一个账户
- B.两个账户
- C.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 D.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 A.先进先出法
- B.移动平均法
- 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D.个别计价法
- A.营业税金及附加
- B.固定资产清理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业务成本
- A.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 B.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 C.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
- D.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
- 52
-
资本公积主要用于( )。
- A.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B.转作盈余公积
- C.分配投资者利润
- D.转增实收资本或股本
- A.总分类账
- B.两栏式账
- C.备查账
- D.序时账
- A.定期清查
- B.分期清查
- C.不定期清查
- D.集中清查
- A.30000
- B.40000
- C.25000
- D.15000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应付职工薪酬
- A.-500
- B.-1300
- C.-900
- D.500
- A.备用金
- B.银行汇票存款
- C.银行承兑汇票
- D.商业承兑汇票
- A.支付职工奖金5000元
- B.支付零星办公用品购置费800元
- C.支付物资采购货款1200元
- D.支付职工差旅费2000元
- A.库存现金
- B.管理费用
- C.其他应收款
- D.其他应付款
- A.一个资产项目减少50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0000元
- B.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0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50000元
- C.一个资产项目增加50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0000元
- D.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50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增加50000元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
- C.企业统一代码
- D.企业负责人签名
- A.借方发生额5400元,贷方发生额5600元
- B.借方发生额800元,贷方发生额600元
- C.借方发生额400元,贷方发生额800元
- D.因不知各明细账户期初余额,故无法计算
- A.增加栏
- B.减少栏
- C.借方
- D.贷方
- A.10年
- B.15年
- C.25年
- D.永久
- A.权益变动情况
- B.财务状况
- C.经营成果
- D.现金流量
- A.“应收账款”账户
- B.“实收资本”账户
- C.“累计折旧”账户
- D.“固定资产”账户
- A.账户(科目)名称、记账符号和应记金额构成了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 B.会计分录按涉及账户多少,可以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 C.复合会计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不含两个)以上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 D.会计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在会计账簿上编制的
- A.编制会计凭证
- B.编制记账凭证
- C.编制会计报表
- D.登记会计账簿
- A.应付账款
- B.实收资本
- C.销售收入
- D.原材料
- A.可以借出
- B.只可以查阅不能复制
- C.不可查阅或复制
- D.可以查阅或复制
- A.营业外支出
- B.其他业务支出
- C.管理费用
- D.主营业务支出
- A.131000元
- B.122000元
- C.128000元
- D.124000元
- A.留存收益
- B.所有者权益
- C.权益
- D.资本公积
- A.实质重于形式
- B.谨慎性
- C.重要性
- D.权责发生制
- A.资产类科目
- B.负债类科目
- C.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 D.成本类科目
- A.应付账款
- B.应交税费
- C.应付债券
- D.应付股利
- A.长期股权投资
- B.长期应付款
- C.盈余公积
- D.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