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 B.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C.债权债务的结算
- D.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 A.借款
- B.应付款
- C.预付款
- D.应收账款
- A.管理费用明细账应该采用多栏式账页格式登记
- B.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属于对账工作中的账账核对
- C.企业把应当计入“制造费用”的项目计入了“管理费用”会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硫性
- D.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 A.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亏、毁损
- B.经批准转销的财产盘亏、毁损
- C-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
- D.经批准转销的财产盘盈
- A.固定资产
- B.库存商品
- C.现金
- D.应收账款
- A.将空行、空页划线注销
- B.注明“此行空白”、“此页空白”字样
- C.记账人员应签名盖章
- D.在空行、空页处添加有关记录
- A.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初余额合计
- B.总账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C.总账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D.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 A.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 B.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
- C.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
- D.以不同的金额进行登记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D.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A.原材料
- B.应收账款
- C.生产成本
- D.管理费用
- A.为防止篡改,文字书写要占满格
- B.数字书写一般要占格距的1/2
- C.将登记中不慎出现的空页划线注销
- D.根据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用红字冲销错误记录
- A.奖金
- B.津贴和补贴
- C.加班加点工资
- D.计时工资
- A.可以全面反映企业当月银行存款的收支情况
- B.可以反映未达账项
- C.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可支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 D.可以使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完全一致
- A.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 B.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有关会计档案
- C.超过保管期限但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
-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A.用蓝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80元7
- B.用红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80元
- C.用红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258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账户2580元
- D.用蓝字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账户2500元,贷记“应收账款”账户2500元
- A.单位合并、撤销以及改变隶属关系
- B.年终决算之前
- C.企业股份制改制前
- D.单位主要领导调离时
- A.费用
- B.支出
- C.资产
- D.所有者权益
- A.将一年内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应收款列示为流动资产
- B.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应付债券列示为流动负债
- C.将应于下一个年度内清偿、企业能够自主地将清偿期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但不打算推迟清偿的长期负债,列示为流动负债
- D.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违反了长期借款协议,导致贷款人可随时要求清偿的债务,企业在财务报表中仍将其列示为非流动负债
- A.企业不得虚列或者隐瞒收入,不得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 B.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必要条件
- C.企业应按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
- D.企业与其客户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在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区分的情况下,均作为销售商品处理
- A.股票
- B.企业债券
- C.国库券
- D.银行存单
- A.企业不得虚列或者隐瞒收入,不得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 B.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必要条件
- C.企业应按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
- D.企业与其客户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在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区分的情况下,均作为销售商品处理
- A.200000
- B.260000
- C.360000
- D.500000
- A.借:固定资产10000
- B.借:固定资产8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
-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0
-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贷:营业外收入10000贷:营业外收入8000
- A.增减记账法
- B.借贷记账法
- C.收付记账法
- D.单式记账法
- A.短期借款
- B.应付和预收款
- C.应收和预付款
- D.债券
- A.调整账面记录的原始凭证
- B.调整账面记录的记账凭证
- C.登记总分类账的直接依据
- D.登记日记账的直接依据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产品成本报表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产品成本报表
- A.重新编制正确凭证
- B.红字更正法
- C.划线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一年内
- B.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 C.一个营业周期内
- D.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
- A.活页式
- B.订本式
- C.卡片式
- D.两栏式
- A.310万元
- B.290万元
- C.295万元
- D.305万元
- A.收料单
- B.领料单
- C.发货票
- D.限额领料单
- A.保管会计档案
- B.登记债权、债务账目
- C.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登记收入、费用账目
- A.会计主体
- B.货币计量
- C.持续经营
- D.权责发生制原则
- A.根据企业内部某部门或个人实际需要,一次付给现金
- B.使用后持有关原始凭证报销,余款交回
- C.使用后报销时,财会部门按照核准报销的金额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
- D.一般用于临时性差旅费报销业务
- A.借方140000
- B.贷方160000
- C.借方160000
- D.贷方140000
- A.现金折扣
- B.增值税(销项税)
- C.商业折扣
- D.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A.季节性停用的大型设备
- B.已提足折旧仍在使用的大型设备
-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大型设备
-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大型设备
- A.重记经济业务.
- B.漏记经济业务
- C.借贷方向相反
- D.借贷金额不等
- A.借方
- B.借方和贷方
- C.贷方
- D.借方或贷方
- A.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A.一借多贷
- B.多借多贷
- C.一借一贷
- D.一贷多借
- A.与记账凭证核对
- B.函证法
- C.实地盘点法
- D.技术推算法
- A.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
- B.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 C.会计科目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设定
- D.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和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 A.一次计入“财务费用”
- B.一次计入“短期借款”
- C.按月计提计入“应付利息”
- D.一次计入“管理费用”
- A.经济业务的内容
- B.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 C.会计恒等式
- D.经济业务的类型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
- C.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货款
- D.接受投资人的投资
- A.登记日记账的依据不同
- B.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C.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不同
- D.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依据不同
- A.在途物资
- B.发出商品
- C.库存商品
- D.主营业务成本
- A.全部资产
- B.全部负债
- C.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 D.净资产
- A.本单位财务负责人
- B.本单位负责人
- C.本单位会计主管
- D.本单位档案管理主管
- A.记账
- B.算账
- C.报账
- D.查账
- A.凭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 B.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 C.凭证的金额与所附原始凭证的金额是否一致
- D.凭证的内容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
- A.会计凭证从取得到编制成记账凭证时止
- B.从取得原始凭证到登记账簿时止
- C.从填制记账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时止
- D.会计凭证从编制时到归档时止
- A.制造费用
- B.财务费用
- C.销售费周
- D.主营业务收入
- A.临时指定人员处理会计事项
- B.在其他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 C.在单位行政领导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
- D.对会计业务不做任何处理
- A.“待处理财产损益”
- B.“库存现金”
- C.“其他应收款”
- D.“管理费用”
- A.出现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 B.成本会计形成
- C.“会计原则”形成
- D.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化
- A.复式记账
- B.成本计算
- C.财产清查
- D.编制财务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