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对于审核通过的原始凭证,要及时编制记账凭证
- B.对于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经办人员
- C.退回的原始凭证由相关经办人员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理正式会计手续
- D.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
- A.银行本票
- B.银行汇票
- C.商业承兑汇票
- D.银行承兑汇票
- A.桶
- B.纸
- C.玻璃器皿
- D.铁丝
- A.资产增加
- B.资产减少
- C.负债增加
- D.所有者权益不变
- A.固定资产
- B.无形资产
- C.交易性金融资产
- D.委托加工物资
- 24
-
传统会计分化为( )。
- A.财务会计
- B.成本会计
- C.管理会计
- D.电算化会计
- A.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40.1万元
- B.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35万
- C.增值税5.1万元不计入成本
- D.装卸费、安装费和服务费计入成本
- A.不能用库存现金支付工资
- B.900元的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
- C.共发生现金支出30 900元
- D.应付职工薪酬增加30 000元
- A.也叫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B.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 C.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
- D.同移动平均法的原理基本相同
- A.现金支票可以提取现金
- B.支票金额必须在付款单位的存款余额内
- C.不得出租、出借支票
- D.特殊情况可开空头支票
- A.记账符号
- B.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 C.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 D.接受凭证单位的单位编号
- A.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总务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库存现金
- A.三栏式
- B.多栏式
- C.数量金额式
- D.横线登记式
- A.商业汇票
- B.支票
- C.银行本票
- D.银行汇票
- 33
-
下列属于资产的是( )。
- A.企业已购买的设备
- B.企业将要购买的设备
- C.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D.企业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 A.会计账簿的更换通常在新会计年度建账时进行
- B.总账、多数明细账和日记账应每年更换一次
- C.备查账簿可以连续使用
- D.会计账簿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1年,期满以后,移交档案部门保管
- A.是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进行的清查
- B.局部清查范围小,涉及人员少,但专业性较强
- C.局部清查的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强的财产
- D.每月对债权债务的核对属于局部清查
- A.适用于异地
- B.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 C.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
- D.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0 000元
- A.200 000
- B.234 000
- C.34 000
- D.166 000
- A.企业应当披露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B.企业应当披露应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 C.企业应当披露应为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
- D.企业应当披露应当支付的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 A.收付实现制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谨慎性原则
-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 A.90 000
- B.100 000
- C.110 000
- D.120 000
- A.贷方30 000元
- B.借方30 000元
- C.贷方30 300元
- D.借方30 300元
- A.资金运动
- B.经济活动
- C.经济资源
- D.劳动成果
- A.停止计提折旧 停止计提折旧
- B.继续计提折旧 继续计提折旧
- C.停止计提折旧 继续计提折旧
- D.继续计提折旧 停止计提折旧
- A.自行建造
- B.接受捐赠
- C.接受投资者投入
- D.经营性租入
- A.支票
- B.银行本票
- C.银行汇票
- D.商业汇票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收款凭证
- D.付款凭证
- A.保管期满,立即销毁
- B.不得销毁,跟其他会计资料共同立卷保存
- C.可以销毁,但应当予以记录
- D.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 A.应交增值税
- B.应付账款
- C.专利权
- D.专用设备
- A.开始计提折旧
- B.待办理竣工决算时计提折旧
- C.待投入使用时计提折旧
- D.待取得固定资产实际成本时计提折旧
- A.企业损益
- B.流动资产总额
- C.应交所得税
- D.固定资产总额
- 51
-
M企业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为12 000元,明细账分别为:A、B两个企业。其中:A企业贷方5 500元,本期又向B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货款3 000元,款未付。则B企业的期末余额为( )。
- A.借方2 500元
- B.贷方2 500元
- C.借方9 500元
- D.贷方9 500元
- A.预收账款
- B.存货
- C.短期投资
- D.长期借款
- A.0.5
- B.1
- C.2
- D.3
- A.盘存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D.对账单
- A.清查的范围
- B.清查的时间
- C.清查的内容
- D.清查的地点
- A.文字和数字的书写占格距的1/2
- B.可以使用圆珠笔书写
- C.使用红字冲销错误记录
- D.在发生的空白页上注明“此页空白”
- A.借方43 800元
- B.借方27 000元
- C.贷方43 800元
- D.贷方27 000元
- A.账户式
- B.报告式
- C.单步式
- D.多步式
- A.印花税
- B.增值税
- C.营业税
- D.车船税
- A.各部门发生的经济业务,由各部门核算
- B.企业除了要设置总的会计机构外,还要在所属部门设置会计分支机构
- C.有利于企业内部开展全面经济核算,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 D.有利于分工合作,精简人员,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 A.194
- B.208
- C.230
- D.170
- A.借:坏账准备 20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20 000
- B.借:应收账款20 000贷:坏账准备20 000
- C.借:坏账准备20 000贷:应收账款20 000
- D.借:坏账准备20 000贷:管理费用20 000
- A.简化存货的日常核算工作
- B.容易掩盖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人为的损失
- C.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结存的状态
- D.加大了期末工作量
- A.贷方1 000元
- B.借方1 000元
- C.借方5 000元
- D.贷方5 000元
- A.350
- B.320
- C.330
- D.300
- A.总分类账
- B.明细分类账
- C.特种日记账
- D.普通H记账
- A.月末借方余额为59 000元
- B.月末贷方余额为59 000元
- C.本月借方发生额为59 000元
- D.本月贷方发生额为59 000元
- A.支付购买材料价款
- B.支付材料运杂费
- C.收回出售材料款
- D.车间领用材料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编制相反分录冲减
- A.借:应付票据贷:短期借款
- B.借:应付票据贷:长期借款
- C.借:应付票据贷:营业外收入
- D.借:应付票据贷:应付账款
- A.固定资产和利润分配账户
- B.累计折旧和利润分配账户
- C.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账户
- D.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
- A.基本存款账户
- B.一般存款账户
- c.专用存款账户
- D.临时存款账户
- A.368 000
- B.258 000
- C.158 000
- D.410 000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应付账款
- D.其他应付款
- A.资产
- B.负债
- C.所有者权益
- D.损益
- A.参加盘点的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
- B.参加盘点的人员和出纳人员
- C.参加盘点的人员和会计人员
- D.参加盘点的人员和财产清查负责人
- A.罚款所得
- B.出售材料收入
- C.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 D.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