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其他应收款
- B.应收账款
- C.银行存款
- D.预收账款
- A.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记录
- B.能够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 C.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登记,并据以试算平衡
- D.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 A.债务重组利得
- B.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 C.销售生产用原材料
- D.接受的捐赠
- A.相关性
- B.客观性
- C.实用性
- D.合法性
- A.借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 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 C.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 D.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 A.除2法
- B.除9法
- C.抽查法
- D.逆查法
- A.购入存货改变用途,用于免税产品
- B.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盘亏
- C.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
- D.以产品对外投资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商业承兑汇票
- D.银行承兑汇票
- A.管理费用
- B.其他应付款
- C.营业外支出
- D.其他应收款
- A.低值易耗品
- B.工程物资
- C.在途物资
- D.生产成本
- A.首次按“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余额计提坏账准备
- B.收回过去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
- C.期末“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且大于计提前坏账准备余额
- D.发生坏账
- A.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
- B.银行存款日记账
- C.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 D.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 A.买价
- B.增值税
- C.安装费
- D.运输费
- A.资产减少
- B.所有者权益增加
- C.收入增加
- D.负债增加
- A.62
- B.83
- C.74
- D.92
- A.全面清查
- B.定期清查
- C.不定期清查
- D.局部清查
- A.管理费用
- B.在建工程
- C.生产成本
- D.制造费用
- A.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少
- B.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少
- C.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
- D.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多
- A.增加180万元
- B.增加100万元
- C.减少80万元
- D.减少100万元
- A.1100元(借方)
- B.2200元(贷方)
- C.3000元(借方)
- D.5500元(贷方)
- A.50000元
- B.35000元
- C.15000元
- D.不能确定
- A.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 B.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 C.资产类账户与负债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 D.成本类账户与损益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 A.库存现金付款
- B.银行存款付款
- C.不涉及货币资金的经济业务
- D.涉及货币资金及非货币资金
- A.借:库存现金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B.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款——××
- C.借:银行存款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D.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
- A.三栏式账簿
- B.多栏式账簿
- C.数量金额式账簿
- D.平行式账簿
- A.100000元
- B.85000元
- C.80000元
- D.77000元
- A.定期清查
- B.不定期清查
- C.全面清查
- D.局部清查
- A.购买原材料1200元
- B.支付下半年度房屋租赁费6000元
- C.支付职工工资50000元
- D.预付购货款20000元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利润=收入-支出
- C.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 A.借贷记账法
- B.复式记账法
- C.单式记账法
- D.收付记账法
- A.出票之日起10日内
- B.出票之日起5日内
- C.到期之日起10内
- D.到期之日起5日内
- A.财务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销售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工作量大
- B.难于理解
- C.可操作性不强
- D.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
- A.实物计量
- B.货币计量
- C.劳务计量
- D.工时计量
- A.设置口径不同
- B.设置依据不同
- C.反映经济内容不同
- D.有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