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其他业务支出
- B.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C.生产成本
- D.固定资产清理
- A.历年积存未分配利润
- B.本年未分配利润
- C.历年积存未弥补亏损
- D.本年未弥补亏损
- A.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 B.各月末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后
- C.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D.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 A.较准确地反映耗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 B.可考察供应部门采购业务的成果
- C.有利于分析车间生产过程中材料耗费的节约或超支
- D.可简化材料收发的核算工作量
- A.管理费用
- B.制造费用
- C.待摊费用
- D.在建工程
- A.“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 B.“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
- C.“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
- D.“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
- A.“待处理财产损溢”账
- B.“实收资本”账户
- C.“材料采购”账户
- D.“固定资产”账户
- A.短期投资
- B.投资收益
- C.本年利润
- D.其他业务收入
- A.制造费用
- B.累计折旧
- C.生产成本
- D.其他业务支出
- A.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或经济信息系统
- B.会计的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 C.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 D.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A.其他业务收入
- B.营业外收入
- C.资本公积
- D.盈余公积
- A.财务费用
- B.长期借款
- C.在建工程
- D.管理费用
- A.储存中发生的自然损耗
- B.财产物资的毁损被盗
- C.财产物资收发计量错误
- D.账簿的漏记重记
- A.总账
- B.明细账
- C.备查登记簿
- D.上年度资产负债表
- A.银行存款总账
- B.银行对账单
- C.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支票登记簿
- A.企业名称
- B.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
- C.企业地址
- D.企业负责人签名
-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 A.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 B.在途物资的计划成本
- C.本期采购物资的实际成本
- D.本期采购物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 A.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
- B.只登记减少数,不登记增加数
- C.先登记增加数,后登记减少数
- D.先登记减少数,后登记增加数
- A.外埠存款
- B.银行承兑汇票
- C.银行汇票存款
- D.信用卡存款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能大大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要与本单位的经营规模大小、经营业务的繁简程度相适应
- C.必须保证全面、准确、及时的提供会计信息,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
- D.有利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建立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
- A.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零散的
- B.会计凭证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系统的
- C.会计账簿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分类、序时、全面、连续的
- D.会计账簿能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核算资料
- A.文字和数字的书写应占格宽的1/3
- B.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
- C.应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 D.无余额的账户,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元”位上用“0”表示
- A.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
- B.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 C.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是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
- D.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运用的过程
- A.资本
- B.银行汇票存款
- C.国库券
- D.股票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B.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C.财产清查
-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A.某外资独资企业
- B.某合伙律师事务所
- C.某科技大学
- D.某集团的一个事业部
- A.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尚未收到的价款
- B.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C.销售货物发生的现金折扣(总价法)
- D.销售货物发生的商业折扣
- A.全面清查
- B.定期清查
- C.临时清查
- D.局部清查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核对
-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总账的银行存款余额的核对
- C.总账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明细账借方发生额合计的核对
- D.总账贷方余额合计与其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的核对
- A.利息分季支付,且数额较大
- B.利息半年支付一次,且数额较大
- C.利息到期一次支付,且数额较大
- D.利息分月支付
-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 B.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 C.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 D.处于更新改造中的固定资产
- A.借记“财务费用”
- B.贷记“应付利息”
- C.借记“预提费用”
- D.贷记“财务费用”
- A.销售商品收入
- B.以商品进行投资
- C.销售原材料收入
- D.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A.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
- B.计提的生产工人福利费
-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 D.发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 A.存货
- B.长期投资
- C.固定资产
- D.无形资产
- A.840000元
- B.150000元
- C.136364元
- D.60000元
- A.147万元
- B.150万元
- C.172.5万元
- D.175.5万元
- A.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并计入投资收益
- B.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并冲减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 C.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并冲减管理费用
- D.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记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并冲减财务费用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所有者权益类
- D.成本类
- A.车间机器设备修理费用
-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费用
- C.工会经费和公司经费
- D.劳动保险费
- A.用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 B.制定下年度财务费用开支计划
- C.将现金存入银行
- D.赊销货物
- A.资产
- B.权益
- C.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D.收入、费用和利润
- A.100万元
- B.130万元
- C.80万元
- D.90万元
- 65
-
会计科目是( )的名称。
- A.会计要素
- B.会计账户
- C.会计凭证
- D.会计账簿
- A.管理费用
- B.营业费用
- C.期问费用
- D.生产成本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B.登记账簿
- 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D.财产清查
- A.销售产品的收入
- B.存货跌价损失
- C.出租无形资产的价款收入
- D.所得税费用增加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销售费用
- D.制造费用
- A.收入
- B.费用
- C.利润
- D.负债
- A.以银行存款偿付前欠材料款
- B.以现金支付管理费用
- C.收回应收账款
- D.以现金支付材料款
- A.会计主管
- B.总会计师
- C.会计师
- D.注册会计师
- A.资产增加70000元
- B.负债增加70000元
- C.所有者权益增加70000元
- D.资产与权益没有发生变化
- A.存货
- B.无形资产
- C.持有至到期投资
- D.长期待摊费用
- A.资产与负债同减
- B.资产总额不变
- C.资产与负债同增
- D.资产总额减少
- A.借记“在建工程”
- B.贷记“在建工程”
- C.借记“财务费用”
- D.贷记“财务费用”
- A.应付利息
- B.预提费用
- C.银行存款
- D.长期借款
- A.4167元
- B.36780元
- C.5168元
- D.10549元
- A.借记“长期借款”
- B.贷记“长期借款”
- C.借记“财务费用”
- D.贷记“财务费用”
- A.借款的性质
- B.借款的数额
- C.债权人
- D.借款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