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主管
- C.记账人员
- D.制单人员
- A.有借必有贷
- B.借贷必相等
- C.只可一借一贷
- D.可一借多贷
- A.装卸费
- B.仓储费
- C.运输费
- 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费
- A.其他应付款
- B.其他应收款
- C.管理费用
- D.累计折旧
- A.库存现金
- B.待处理财产损溢
- C.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D.投资收益
- 26
-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定额银行本票
- B.不定额银行本票
- C.银行承兑本票
- D.商业承兑本票
- A.销售一批产品,现金收讫
- B.以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00000元
- C.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
- D.购入一批原材料,款项尚未支付
- A.在报表中确认预计负债
- 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C.在报表中确认预计收入
- D.企业自行研究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费用计人无形资产成本
- A.记账凭证
- B.原始凭证
- C.汇总凭证
- D.累计凭证
- A.主营业务收入
- B.投资收益
- C.其他业务收入
- D.营业外收入
- A.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 C.未分配利润
- D.盈余公积
- A.支票必须记名
- B.普通支票既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
- C.现金支票可以背书转让
- D.单位或者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均可使用支票进行款项结算
- A.X企业收到该票据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0000元
- B.3个月后,该应收票据到期,X企业收回款项11700元,应借记银行存款11700元
- C.如果票据到期,Y企业无力偿还,则X企业应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 D.无须确认增值税额
- A.固定资产成本
- B.累计折旧
- C.累计减值准备
- D.公允价值
- A.现金支票可以提取现金
- B.支票金额必须在付款单位的存款余额内
- C.不得出租、出借支票
- D.特殊情况可开空头支票
- A.固定资产
- B.应收账款
- C.无形资产
- D.银行存款
-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 B.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C.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 D.会计科目的设置不需要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A.遵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 B.可以私设账簿
- C.对所有会计资料建立档案
- D.年末要编制财务报告
- A.企业所得税费用按照递延法计算
- B.企业所得税费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
- C.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确定
- D.国债利息收入属于纳税调减额
- A.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并计提坏账准备
- B.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应查明原因
- C.对确实无法收回的款项,经批准可作为坏账损失
- D.坏账损失如已确认并转销则收回后作收入处理
- A.会计凭证类要保管15年
- B.会计账簿类要保管15年
- C.财务报告类要保管3年
- D.其他都要永久保管
- A.全年借方发生额合计
- B.全年贷方发生额合计
- C.结出本年发生额及余额
- D.更换新账
- A.用以核算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和结存情况
- B.应设置“其他货币资金”账户
- C.借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数
- D.余额在借方,表示其他货币资金的结存数额
- A.使用当地法定货币
- B.使用美元
- C.使用记账本位币
- D.折算为人民币
- A.这种方法是余额百分比法
- B.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0元
- C.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0000元
- D.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减少了20000元
- A.¥3.79
- B.¥37.9
- C.¥37.90
- D.¥379.0
- 48
-
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 A.对于不需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月末结账时,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事项记录之下通栏划单红线,并结计余额
- B.库存现金日记账每月结账时,要同时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
- C.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通栏划双红线
- D.年终结账时,本年合计数下要划通栏双红线
- A.15000
- B.30000
- C.10000
- D.5000
- A.已经登记入账
- B.不需登记入账
- C.此凭证作废
- D.此凭证编制正确
- A.文字和数字应紧靠行格底线书写,只占格距的2/3
- B.不能使用铅笔或圆珠笔记账
- C.使用红字冲销记录错误
- D.在发生的空白页面上注明“此页空白”
- A.年终结算前
- B.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前
- C.企业开展资产评估前
- D.银行存款的清查
- A.468000
- B.400000
- C.500000
- D.585000
- A.借记“原材料”3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万元,贷记“银行存款”35.1万元
- B.借记“原材料”35.1万元,贷记“银行存款”35.1万元
- C.借记“在途物资”35.1万元,贷记“银行存款”35.1万元
- D.借记“在途物资”3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万元,贷记“银行存款”35.1万元
- A.以银行存款支付购入材料价款
- B.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 C.发行债券,收到的款项存入银行
- D.收到现金股利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累计折旧
- A.870000
- B.885000
- C.900000
- D.930000
- A.自行建造
- B.接受捐赠
- C.接受投资者投入
- D.经营性租入
- A.本月根据销售合同发出商品一批,售价10000元,但本月没有收到货款,因此不能将其确认为本月收入
- B.本月收到上月销售商品款50000元,因此确认本月收入为50000元
- C.本月发生广告费用3000元但尚未支付,确认本月销售费用3000元
- D.根据销售合同预收客户定金10000元,因此确认本月销售收入10000元
- 60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外来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
- B.自制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
- C.累计凭证只含一张原始凭证
- D.累计凭证多次有效,可以填写多次
- A.开始计提折旧
- B.待办理竣工决算时计提折旧
- C.待投入使用时计提折旧
- D.待取得固定资产实际成本时计提折旧
- A.原始凭证汇总表
- B.汇总原始凭证
- C.科目汇总表
- D.汇总记账凭证
- A.3月13日
- B.3月1日
- C.2月28日
- D.2月14日
- A.收入各种材料的成本
- B.发出各种材料的成本
- C.收发各种材料的成本
- D.期末库存材料的成本
- A.盘存单
- B.实存账存对比表
- C.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D.对账单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在建工程
- D.制造费用
- A.商业折扣
- B.现金折扣
- C.销售折让
- D.数量折扣
- A.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51000元的蓝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 B.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51000元的红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 C.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36000元的蓝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人账
- D.编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应记科目、借贷方向相同,金额为36000元的红字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
- A.既要编制付款凭证,又要编制收款凭证
- B.只编制收款凭证,不编制付款凭证
- C.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 D.编制转账凭证
- A.支票
- B.银行本票
- C.银行汇票
- D.商业汇票
- A.保管期满,立即销毁
- B.不得销毁,跟其他会计资料共同立卷保存
- C.可以销毁,但应当予以记录
- D.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 A.检查账实是否相符
- B.检查账证是否相符
- C.检查账账是否相符
- D.检查账表是否相符
- A.合法性原则
- B.相关性原则
- C.实用性原则
- D.真实性原则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收款凭证
- D.付款凭证
- A.原始凭证汇总表
- B,累计凭证
- C.汇总记账凭证
- D.复式记账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