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21
-
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
- A.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净收益(-投资净损失)
- B.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C.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 D.净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费用
- A.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88640元
- B.收到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84000元
- C.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时借记“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4640元
- D.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时贷记“固定资产清理”4640元
- A.记账符号
- B.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 C.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 D.接受凭证单位的单位编号
- A.实质重于形式
- B.重要性
- C.谨慎性
- D.相关性
- A.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 B.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 C.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 D.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 A.材料采购
- B.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C.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 D.银行存款
- A.会计账簿漏记、重记、错记
- B.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收发计量错误
- C.财产物资的毁损、被盗
- D.未达账项
- A.货币资金
- B.财产物资
- C.债权债务
- D.无形资产
- A.对于审核通过的原始凭证,要及时编制记账凭证
- B.对于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经办人员
- C.退回的原始凭证由相关经办人员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理正式会计手续
- D.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劳务成本
- D.管理费用
- A.库存现金
- B.银行存款
- C.外埠存款
- D.应收票据
- A.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 B.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 D.计量不准确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 A.会计核算主要是以数量和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B.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
- C.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
- D.会计核算比会计监督更加重要
- A.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B.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C.在我国,以外币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向外报送财务报告时,仍然可以用外币反映
- D.货币计算是指会计主体在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 A.营业利润
- B.营业外收入
- C.所得税费用
- D.应收账款
- A.账簿的封面主要注明账簿的名称
- B.账簿的扉页主要用来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
- C.账簿的账页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
- D.账簿的账页格式因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 A.1月1日取得借款时,确认短期借款100000元
- B.1月末计提利息时,确认财务费用500元
- C.3月末支付本季度利息时,贷记“银行存款”1500元
- D.6月末支付本季度利息时,贷记“银行存款”1500元
- A.借贷记账法
- B.单式记账法
- C.复式记账法
- D.增减记账法
- A.账证核对是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各项内容进行核对
- B.通常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
- C.是追查会计记录正确与否的最终途径
- D.如果账账不符,可以将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进行核对
- A.生产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公允价值
- D.销售成本
- A.收到票据时借记“应收票据”234000元
- B.收到票据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200000元
- C.收到票据时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元
- D.2010年12月31日票据利息为3900元
- 42
-
传统会计分化为( )。
- A.财务会计
- B.成本会计
- C.管理会计
- D.电算化会计
- A.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库存现金收付
- B.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
- C.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对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
- D.临时存款账户用于临时机构及企业临时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付
- A.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 B.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 C.开立子公司
- D.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 A.应付职工薪酬
- B.应付福利费
- C.其他应付款
- D.管理费用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A.无关
- B.相同
- C.相反
- D.基本相同
- A.经济用途
- B.所有权
- C.使用寿命
- D.使用情况
- A.成立清查组织
- B.确定清查对象
- C.制订清查方案
- D.编制复查报告
- A.一项资产与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 B.一项资产与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 C.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 D.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 A.现金折扣
- B.销售折让
- C.商业折扣
- D.销售折扣
- A.成本费用类账户
- B.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C.资产类账户
- D.负债类账户
- 53
-
属于账账核对的是( )。
- A.总分类账户余额与会计报表的核对
- B.各种账簿记录与各种汇总表的核对
- C.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 D.财务部门的各种财产物资明细分类账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结存数的核对
- A.收付实现制
- B.实地盘存制
- C.永续盘存制
- D.权责发生制
- A.盘存单
- B.账存实存对比表
- C.银行对账单
- D.现金盘点报告表
- A.住房公积金
- B.工资
- C.出差期间的误餐补贴
- D.奖金
- A.借方222000元
- B.贷方222000元
- C.借方220000元
- D.贷方220000元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单式凭证
- A.停止计提折旧停止计提折旧
- B.继续计提折旧继续计提折旧
- C.停止计提折旧继续计提折旧
- D.继续计提折旧停止计提折旧
- A.二万三千五百八十一元七角九分
- B.贰万叁仟伍佰捌拾壹元柒角玖分
- C.贰万叁仟伍佰捌拾壹元柒角玖分整
- D.贰万叁仟伍佰捌拾壹元柒角玖分正
- A.780000元和520000元
- B.300000元和480000元
- C.680000元和620000元
- D.260000元和150000元
- A.固定资产
- B.原材料
- C.库存商品
- D.库存现金
- A.客观性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可靠性
- A.原材料
- B.应收账款
- C.实收资本
- D.短期借款
- A.划线更正法
- B.红字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编制相反分录冲减
- A.账账核对
- B.账证核对
- C.账实核对
- D.账表核对
- A.-30000
- B.-10000
- C.20000
- D.10000
- A.与记账凭证核对
- B.实地盘点法
- C.函证法
- D.银行核对账目法
- A.支付购买材料价款
- B.支付材料运杂费
- C.收回出售材料款
- D.车间领用材料
- A.累计凭证
- B.单式凭证
- C.外来凭证
- D.汇总凭证
- A.在建工程
- B.工程物资
- C.累计折旧
- D.在途物资
- A.2011年5月份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 B.2011年5月份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 C.2011年5月份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 D.2011年6月份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 A.购入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
- B.购入准备持有1年以上的股票
- C.购入准备出售的商品
- D.购入办公用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