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障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 B.通过财产清查,提高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 C.通过财产清查,可以防止和打击各种腐败行为,维护国家财产不受侵犯
- D.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 正确
- 错误
- A.借:原材料2 000 贷:银行存款5 000
- B.借:生产成本200 管理费用5 200 贷:原材料5 000
- C.借:制造费用200 管理费用5 200 贷:原材料20 00
- D.借:制造费用 2 000 管理费用10 00
- A.制造费用
- B.销售费用
- C.在建工程
- D.应付职工薪酬
- A.交易性金融资产
- B.投资收益
-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D.银行存款
- A.某公司年末支付以后年度租金,并确认了相关费用
- B.某公司4月份支付了3月份员工工资,并确认了相关费用
- C.某公司销售一批货物,货款未收,但确认了收入
- D.某公司按期对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 A.资产增加90 000元,负债减少90 000元
- B.资产增加90 000元,负债增加90 000元
- C.资产减少90 000元,负债增加90 000元
- D.资产减少90 000元,负债减少90 000元
- A.平行登记法
- B.划线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红字更正法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 B.“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 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 A.固定资产
- C.应付账款
- D.原材料
- A.净利润
- B.营业利润
- D.所得税费用
- C.利润总额
- A.付款凭证
- B.收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原始凭证
- A.汉字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且填写规范
- B.阿拉伯数字连笔书写
- C.阿拉伯数字前面的人民币符号写为“¥”
- D.大写金额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 A.提现金备用
- B.购买材料预付订金
- C.购买材料未付款
- D.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单位货款
- A.原始凭证的名称
- B.原始凭证的种类
- C.经济业务的性质
- D.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签章
- A.审核人员
- B.会计主管人员
- C.记账人员
- D.制单人员
- A.负债、收入的增加数
- B.负债、收入的减少数
- C.资产、成本的减少数
- D.资产、成本的增加数
- A.用现金支付职工薪酬
- B.从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货款已付
- C.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D.用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货款
- A.多借多贷
- B.一借多贷
- C.多借一贷
- D.一借一贷
- A.增加额试算平衡法
- B.减少额试算平衡法
- C.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 D.余额试算平衡法
- A.从银行借款存入企业的存款账户
- B.用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货款
- C.企业赊购材料一批
- D.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存人银行
- A.固定资产原价
- B.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C.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 D.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 A.库存现金的增加
- B.银行存款的增加
- C.企业其他资产的增加
- D.企业负债的减少
-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B.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者损失
- C.留存收益
- D.收入
- A.资产
- B.负债
- C.利润
- D.所有者权益
- A.出租固定资产收到的租金
- B.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
- 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
- D.出售无形资产收到的价款
- A.借:材料采购60 000贷:银行存款60 000
- B.借:原材料60 000贷:银行账款 60 000
- C.借:应付账款60 000贷:银行存款60 000
- D.借:短期借款60 000贷:银行存款60 000
- A.借:生产成本60 000贷:累计折旧60 000
- B.借:制造费用60 000贷:累计折旧60 000
- C.借:管理费用60 000贷:累计折旧60 000
- D.借:主营业务成本60 000贷:累计折旧 60 000
- A.人民币五万零九元四角整
- B.人民币伍万零玖元肆角整
- C.人民币伍万零玖元肆角零分
- D.人民币伍万零玖元肆角零分整
- A.借方43 800元
- B.借方27 000元
- C.贷方43 800元
- D.贷方27 000元
- A.委托加工物资
- B.周转材料
- C.原材料
- D.工程物资
- A.2.4
- B.2.5
- C.3
- D.3.5
- A.借:管理费用 -50贷:库存现金 -50
- B.借:库存现金 -50贷:管理费用 -50
- C.借:管理费用50贷:库存现金 -50
- D.借:管理费用 -50贷:银行存款 -50
- A.总资产
- B.净资产
- C.总负债
- D.未分配利润
- A.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B.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C.损益类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D.损益类各账户的期末余额
- A.规模较小,业务较少的单位
- B.规模较小,业务较多的单位
- C.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单位
- D.规模较大,业务较少的单位
- A.实地盘点法
- B.技术分析法
- C.对账单法
- D.询证法
- A.对于债权和债务,应每月至少核对一次
- B.对于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应由出纳人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
- C.现金应由出纳人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做到日清月结
- D.对于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除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的每月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物品,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 B.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核对
- C.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相核对
- D.总分类账与日记账核对
- A.保持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 B.简化总分类账登记工作
- C.进行所有科目余额的试算平衡
- D.总括反映同类经济业务
- A.记账凭证
- B.汇总记账凭证
- C.原始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账簿上登记的日期应当是实际登记账簿的当天
- B.如果发生隔页现象,需要将空白页撕掉,以防止别人补充登记
- C.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
- D.为了保持账簿的整洁和美观,发生错误时不得涂改,而应该换用一本新账
- A.多栏式账簿
- B.两栏式账簿
- C.三栏式账簿
- D.数量金额式账簿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编制原始凭证分割单
- B.采用分数编号的方法
- C.打印该原始凭证
- D.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种类和编号
- A.工资计算表
- B.领料单
- C.银行对账单
- D.增值税专用发票
- A.会计凭证可以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 B.会计凭证可以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 C.合理地取得、正确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
- D.会计凭证按照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A.库存商品和制造费用
- B.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 C.本年利润和损益类账户
- D.利润分配和损益类账户
- A.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相同的
- B.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是相同的
- C.登记总分类账与登记明细分类账的原始依据是相同的
- D.总分类账对所属明细分类账起着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对有关总分类账起着补充说明作用
- A.累计折旧
- B.应交增值税
- C.未分配利润
- D.商标权
- A.期初余额和本期增加发生额
- B.期初余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 C.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 D.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 A.本期销售商品一批,并已收款
- B.本期预收销货款
- C.支付的上期水电费
- D.本期预付下一季度的报刊费
- A.货币资金
- B.原材料
- C.预付账款
- D.专利权
- A.会计对象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B.会计对象是指某一法律主体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
- C.会计对象在企业中具体表现为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 D.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就是会计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