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
- B.资产有增有减,所有者权益不变
- C.资产不变,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增加
- D.资产减少,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 A.房屋及建筑物
- B.在用的机器设备
-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固定资产
- A.月报
- B.季报
- C.半年报
- D.年报
- A.5
- B.10
- C.15
- D.20
-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或减去)应分摊的差异额
- B.发出材料应该负担的成本差异额等于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除以差异率
- C.“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余额方向不固定
- D.“材料采购”账户借方余额为超支差异额
- A.小规模纳税人购人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应计人材料成本
- B.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消费税应税物资(非金银首饰类),收到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人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 C.企业购入工程物资时支付的增值税应计人工程物资成本 __
- D.一般纳税人将自产的商品对外投资时,应视同对外销售计算应交增值税
- A.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辞退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 B.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辞退计划或裁减建议
- C.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建议,接受裁减的职工数量可确定
- D.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建议,接受裁减的职工数量虽不确定,但可预计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 B.“收入一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 D.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并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 A.借记“材料采购”20 000元
- B.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 400元
- C.贷记“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汇票存款”23 400元
- D.贷记“银行存款”23 400元
- A.单位撤销,合并或者改变隶属关系前
- B.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 C.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 D.年终决算前
- A.固定资产原价
- B.固定资产净残值
-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__
- D.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 A.营业利润
- B.营业外收入
- C.所得税费用
- D.应收账款
- 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B.账户名称
- C.经济业务发生额
- D.应借、应贷方向
- A.会计移交清册
- 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 C.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A.生产成本
- B.银行存款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营业外收入
- B.资本公积
- C.其他业务收人
- D.营业外支出
- A.账证核对是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各项内容进行核对
- B.通常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
- C.是追查会计记录正确与否的最终途径
- D.如果账账不符,可以将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进行核对
- A.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 B.建立健全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 C.限额管理
- D.签章程序
- A.账实核对
- B.账证核对
- C.账账核对
- D.表表核对
- A.序时账簿
- B.明细分类账簿
- C.总分类账簿
- D.备查账簿
- A.10
- B.15
- C.12
- D.20
- A.应附有费用发票
- B.应附有费用分配单
- C.应附有费用支付单
- D.不需要附原始凭证
- A.红字更正法
- B.补充登记法
- C.划线更正法
- D.蓝字更正法
- A.支付购买材料价款
- B.支付材料运杂费
- C.收回出售材料款
- D.车间领用材料
- A.一次凭证和汇总凭证
- B.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 C.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D.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
- A.董事会提出股票股利分配方案
- B.公司发行债券,将可转化债券转为资本
- C.计提长期债券投资利息 __
- D.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A.予以受理
- B.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 C.予以反映
- 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 A.应付股利
- B.主营业务收入
- C.长期股权投资
- D.本年利润
- A.280
- B.270
- C.275
- D.215
- A.材料采购
- B.原材料
- C.存货
- D.库存材料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累计凭证
- A.资产类账户借方余额=负债类账户贷方余额
- B.收入类账户贷方余额=费用类账户借方余额
- C.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权益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
- D.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全部账户贷方余额
- A.580
- B.520
- C.460
- D.350
- A.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 B.直接计人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失属于所有者权益
- C.所有者权益应当单独计量,不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 D.所有者权益应当计入资产负债表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 B.提供劳务的收入
- C.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
- 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 A.营业成本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投资收益
- A.单位负责人
- B.会计机构负责人
- C.出纳人员
- D.会计主管人员
-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 B.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的需要
- C.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 D.会计科目的设置不需要考虑外部信息的需要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3年
- A.应交增值税
- B.应付账款
- C.专利权
- D.专用设备
- A.贷方1 000元
- B.借方1 000元
- C.借方5 000元
- D.贷方5 000元
- A.1 500
- B.1 755
- C.0
- D.255
- A.年度终了后
- B.年度终了后1个月内
- C.月份终了后3个月内
- D.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
- A.检查账实是否相符
- B.检查账证是否相符
- C.检查账账是否相符
- D.检查账表是否相符
- A.外购商品
- B.在产品和产成品
- C.低值易耗品
- D.为建造固定资产储备的各种材料
- A.会计人员
- B.会计主管人员
- C.出纳人员
- D.临时指定人员
- A.借方余额
- B.贷方余额
- C.没有余额
- D.借贷方均有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