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职工工资
- B.个人劳动报酬
- C.各种奖金
- D.零星支出
- A.资产增加
- B.资产减少
- C.负债增加
- D.所有者权益不变
-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C.收入-费用=利润
- D.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A. 装卸费.
- B.仓储费.
- C.运输费.
- 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费
- A.企业债权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
- B.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收入
-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而取得的收入
- D.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而取得的股利收入
- A.记账符号
- B.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 C.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 D.接受凭证单位的单位编号
- A.购买价款
- B.增值税税额
- C.专业人员服务费
- D.运输费、装卸费
- A.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库存现金收付
- B.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
- C.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对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 __
- D.临时存款账户用于临时机构及企业临时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付
- A.乡镇企业
- B.子公司
- C.企业的车间
- D.外资企业
- A.受托方受托代销商品属于存货的核算范围
- B.已确认为商品,但尚未发运给购货方
- C.购货方已经确认为购进而尚未到达入库的在途商品,购货方将其纳入存货核算
- D.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作为存货核算
- A.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 B.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
- C.期末无余额
- D.期末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 A.直接材料
- B.直接人工
- C.管理费用
- D.制造费用
- A.用法定盈余公积补亏
- B.用资本公积补亏
- C.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后利润补亏
- D.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前利润补亏
- A.由会计负责登记
- B.按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
- C.每日结出存款余额
- D.月终计算出全月收入、支出的合计数
- A.两栏式账簿
- B.三栏式账簿
- C.多栏式账簿
- D.数量金额式账簿
- A.财务状况
- B.现金流量
- C.经营成果
- D.劳动生产率
- A.将低值易耗品作为存货核算
- B.售后回购销售方式下不确认收入(不按公允价值达成)
- C.售后租回业务方式下不确认收入(不按公允价值达成)
- 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核算
- A.4月6日,建造厂房领用工程物资500 000元
- B.5月31日,对建造厂房的工程物资进行盘点,发现盘点价值比账面价值多5 000元,原因有待查明
- C.10月9日,该厂房试运行发生支出65 000元
- D.11月5日,对该厂房进行小面积修缮,领用原材料8 000元
- A.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 B.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 C.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 D.及时调整会计政策
- A.其他应付款
- B.其他应收款
- C.管理费用
- D.累计折旧
- A.设置明细账是为了更详细、更具体的核算
- B.总分类账是根据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的
- C.总账统驭明细账
- D.对明细账核算时可以以实物或时间为计量单位
- A.生产成本
- B.管理费用
- C.制造费用
- D.劳务成本
- A.在报表中确认预计负债
- 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 C.在报表中确认预计收入
- D.企业自行研究时,将研究过程中的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 A.较大的流动性
- B.时效性
- C.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 D.企业持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 A.一个
- B.两个
- C.三个
- D.两个或两个以上
- A.2 700
- B.2 500
- C.500
- D.3 000
- A.会计分期假设
- B.会计主体假设
- C.持续经营假设
- D.货币计量假设
- A.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 B.由运输单位赔偿
- C.计入管理费用
- D.由保险公司赔偿
- A.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B.损益类账户
- C.调整账户
- D.财务成果账户
- A.生产成本
- B.主营业务成本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有借方余额
- B.有贷方余额
- C.借方、贷方均有可能出现余额
- D.无余额
- A.250
- B.500
- C.485
- D.484
- A.账证核对
- B.账账核对
- C.账实核对
- D.账表核对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应付账款
- D.其他应付款
- A.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单步骤生产企业
- B.以产品品种为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 C.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 D.会计期末若存在在产品,需要将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A.总分类账
- B.明细分类账
- C.特种日记账
- D.普通日记账
- A.5月份实现的利润总额
- B.1—5月份累计实现的营业利润
- C.1—5月份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 D.1—5月份累计实现的主营业务利润
- A.利润表
-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C.资产负债表
- D.现金流量表
- A.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B.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A.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B.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非现金活动现金流量
- C.直接现金流量和间接现金流量
- D.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和非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 A.¥50.500
- B.¥9617.00
- C.人民币叁拾壹元捌角贰分整
- D.¥31.7
- A.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 D.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A.复式记账
- B.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C.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
- D.编制会计报表
- A.4 000
- B.5 000
- C.7 000
- D.16 000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日记账
- D.账簿记录
- A.股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应付股利
- A.询证核对法
- B.实地盘点法
- C.技术推算盘点
- D.抽样盘点法
- A.管理费用
- B.营业外支出
- C.库存商品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B.记账凭证正确,在记账时发生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C.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A.专门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日记账
- B.专门用来登记货币资金的日记账
- C.序时登记全部经济业务和多种业务的日记账
- D.对常见的经济业务分设专栏登记的日记账
- A.1 000 000
- B.1 005 000
- C.1 007 000
- D.1 006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