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借贷方向、账户名称和金额构成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 B.会计分录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 C.编制复合会计分录可以简化记账手续
- D.在实际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原始凭证来完成的
- A.债权、债务类账目的登记
- B.库存现金管理业务
- C.库存现金收付业务
- D.会计档案保管
- A.商业汇票
- B.支票
- C.银行本票
- D.银行汇票
- A.账簿的封面主要注明账簿的名称
- B.账簿的扉页主要用来标明会计账簿的使用信息
- C.账簿的账页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
- D.账簿的账页格式因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 A.采用红字更正法
- B.用蓝字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 C.用蓝字借记应收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 D.用红字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 A.阿拉伯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
- B.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C.大写金额有分的,分位后面要写“整”或“正”字
- D.汉字大写金额可以用简化字代替
- A.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未收款入账
- B.企业未付款人账,银行已付款入账
- C.企业未付款入账,银行也未付款入账
- D.银行已收款人账,企业也收款入账
- A.确认
- B.计量
- C.算账
- D.记账
- A.初级会计师
- B.中级会计师
- C.注册会计师
- D.高级会计师
- A.主要特点是定期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 B.所需设置的账簿的种类和格式与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完全不同
- C.科目汇总表可以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 D.不反映各科目的对应关系
- A.是单位领导成员
- B.全面负责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经济核算
- C.参与本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
- D.是我国所有公司都必须设置的岗位
- A.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定期的清查
- B.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除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 C.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 D.存货清查通常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 A.两年前购入的折旧年限为10年的生产设备
- B.单位的新盖的办公大楼
- C.13年前购入的折旧年限为10年的生产设备
- D.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尚有10年折旧年限
- A.依据相同
- B.期间相同
- C.金额相等
- D.方向相同
- A.固定资产
- B.主营业务收入
- C.管理费用
- D.盈余公积
- A.永久
- B.不定期
- C.定期
- D.临时
- A.固定资产清理支出
- B.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
- C.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纳的营业税
- D.其他业务耗用的原材料
- A.也叫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 B.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 C.平时只登记数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
- D.同移动平均法的原理基本相同
- A.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
- B.会计科目的设置需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C.鉴于不同企业、不同业务特点的不同,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可能有所区别
- D.会计科目的设置不需要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 A.累计摊销
- B.管理费用
- C.营业外支出
- D.生产成本
- A.支付设备、税金和运输费时借记“在建工程”63 000元
- B.支付设备、税金和运输费时借记“在建工程”74 200元
- C.支付安装费时借记“在建工程”4 500元
- D.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固定资产价值为78 700元
- A.16 000
- B.12 500
- C.15 000
- D.18 666.67
- A.借:其他应付款贷:营业外收入
- B.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 C.借:营业外支出贷:应收账款
- D.借:营业外支出贷:其他应付款
- A.10 500
- B.11 700
- C.12 200
- D.10 000
- A.57 200
- B.8 020
- C.24 220
- D.I9 720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购买材料未付款
- C.购买材料预付定金
- D.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单位货款
- A.4月5日,计提生产部门工人工资420 000元
- B.10月8日,用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 000元
- C.11月1日,缴水电费5 000元
- D.12月5日,用银行存款缴纳印花税30 000元
- A.库存现金收款凭证
- B.库存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 A.240
- B.276
- C.270
- D.306
- A.借:应收股利 150 000贷:投资收益 150 000
- B.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000
- 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150 000贷:投资收益 150 000
- D.不需要做任何会计处理
- A.便于对项目的分类和排列
- B.便于项目的填制
- C.便于对报表资料的分析和应用
- D.便于类别、项目的计算和汇总
- A.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价款
- B.支付的职工福利费
- C.分配现金股利
- D.从银行取得的借款
- A.借:固定资产140 400 贷:资本公积140 400
- B.借:固定资产1404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5 100 资本公积105 300
- C.借:固定资产140 400 __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35 100 营业外收入105 300
- D.借:固定资产105 3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5 100 贷:营业外收入140 400
- A.收入在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必然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
- B.企业销售商品采用预收货款形式的,应于收到货款时确认收入
- C.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 D.企业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销售商品的收入应按销售商品价格扣除回收商品的价格确定
- A.借:应付票据 800 000贷:应付账款 800 000
- B.借:应付票据 800 000财务费用 100贷:应付账款 800 100
- C.借:应付票据 800 000贷:短期借款——逾期借款 800 000
- D.借:应付票据 800 000财务费用 100贷:短期借款——逾期借款 800 100
- A.预收账款
- B.存货
- C.短期投资
- D.长期借款
- A.现值
- B.可变现净值
- C.历史成本
- D.公允价值
- A.销售费用
- B.长期待摊费用
- C.管理费用
- D.财务费用
- A.漏记了某项经济业务
- B.错误地使用了应借记的会计科目
- C.只登记了会计分录的借方或贷方,漏记了另一方
- D.颠记了记账方向
- A.客观性
- B.相关性
- C.可比性
- D.一贯性
- A.借:库存商品 1 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 000
- B.借:库存商品 1 000贷:营业外收入 1 000
- C.借:库存商品 1 000贷:营业外支出 1 000
- D.借:生产成本 1 000贷:营业外收入 1 000
- A.证监会
- B.财政部
- C.国资委
- D.审计署
- A.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预测决策等所需的相关信息
- B.财务会计侧重于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
- C.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的信息
- D.财务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
- A.附加账户
- B.备抵附加账户
- C.备抵账户
- D.集合分配账户
- A.11 700
- B.12 500
- C.10 000
- D.10 800
- A.领料单
- B.发料汇总表
- C.上交税金的收据
- D.成本计算单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汇总记账凭证
- D.科目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