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预付款项
- B.预收款项
- C.应交款项
- D.应收款项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B.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C.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 D.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A.明细账簿的记账依据不同
- B.原始凭证的种类不同
- C.总账的记账依据不同
- D.记账凭证的种类不同
- 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 B.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 C.颠倒记账方向
- D.漏记一个借方余额
- A.借:固定资产
- B.贷:固定资产
- C.借:实收资本
- D.贷:实收资本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利润的计算
- B.所得税的计算
- C.利润的分配
- D.亏损的弥补
- A.全面财产清查
- B.账表核对
- C.账实核对
- D.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
- A.资金的投入
- B.资金的退出
- C.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 D.财务预算
- A.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 B.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C.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
- D.费用的减少或收入的增加
- A.月度财务报告
- B.季度财务报告
- C.行政单位月度报表
- D.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 A.会计科目不仅表明了本身的核算内容,也决定了其自身的结构
- B.会计科目的名称也就是账户名称
- C.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
- D.账户是分类核算经济业务的工具
- A.增加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 B.不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C.汇总转账凭证的编制工作量大
- D.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日常分工
- A.是否有未达账项
- B.是否有白条顶库
- C.是否超限额留存现金
- D.是否坐支现金
- A.凭证名称
- B.附件张数
- C.过账标记
- D.接受单位名称
- A.全面和局部清查
- B.全面和定期清查
- C.定期和不定期清查
- D.定期和局部清查
- A.现金日记账
- B.税收日记账和总账
- C.银行存款日记账
- D.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 A.存货
- B.预收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库存现金
- A.本年利润
- B.利润分配
- C.应付股利
- D.应付账款
- A.内容是否真实
- B.书写是否正确
- C.科目是否正确
- D.金额是否正确
- A.余额表
- B.发生额平衡表
- C.资产负债表
- D.试算平衡表
- A.应付账款
- B.银行存款
- C.实收资本
- D.管理费用
- A.应付债券
- B.应付股利
- C.应付票据
- D.应付账款
- A.现时义务
- B.将来义务
- C.过去义务
- D.永久义务
- A.汇总收款凭证
- B.汇总付款凭证
- C.科目汇总表
- D.汇总转账凭证
- A.冲减“管理费用”
- B.转作“其他业务收入”
- C.转作“营业外收入”
- D.冲减“营业外支出”
- A.实地盘点
- B.抽查检验
- C.技术推算
- D.询证核对
- A.转字第××号
- B.收字第××号
- C.转字第1/2号和转字第2/2号
- D.收字第1/2和收字第2/2号
- A.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 D.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 A.不利于会计核算分工
- B.不能进行试算平衡
- C.反映不出账户的对应关系
- D.会计科目数量受限制
- A.记账规则
- B.资金的平衡关系
- C.核算方法
- D.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性质
- A.收款凭证
- B.付款凭证
- C.转账凭证
- D.累计凭证
- A.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B.登记明细账的依据不同
- C.会计凭证的种类不同
- D.登记明细账的方法不同
- A.应收票据
- B.长期股权投资
- C.制造费用
- D.存货
- A.原始凭证上的文字、数字无法辨认
- B.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有错误
- C.记账凭证无误,账簿登记发生错误
- D.因记账凭证的错误而引起的账簿金额错误
- A.150 005.5
- B.150 005.05
- C.150 005.50
- D.1 500 050.50
- A.复式记账法
- B.借贷记账法
- C.平行登记法
- D.加权平均法
- A.借方发生额6 750元,贷方发生额7 000元
- B.借方发生额1 000元,贷方发生额750元
- C.借方发生额500元,贷方发生额1 000元
- D.因不知各账户期初余额,故无法计算
- A.转账凭证
- B.收款凭证
- C.付款凭证
- D.通用记账凭证
- A.借:管理费用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
- B.借:销售费用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
- C.借:财务费用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
- D.借:制造费用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
- A.330万元
- B.400万元
- C.430万元
- D.380万元
- A.收入-费用=利润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 D.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 A.法定公积金
- B.任意公积金
- C.盈余公积
- D.资本公积
- A.20 300
- B.20 000
- C.19 700
- D.3 000
- A.单位负责人
- B.总会计师
- C.会计机构负责人
- D.审计机构负责人
- A.借:库存商品贷:生产费用
- B.借:库存商品贷:制造费用
- C.借:库存商品贷:管理费用
- D.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 A.借方25万元
- B.贷方15万元
- C.贷方25万元
- D.借方15万元
- A.经济业务发生
- B.填制记账凭证
- C.登记总账
- D.登记明细账
- A.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B.记账凭证正确,在记账时发生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C.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正确,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A.统驭
- B.补充说明
- C.指导
- D.控制
- A.重置成本
- B.历史成本
- C.公允价值
- D.现值
- A.会计检查方法
- B.会计分析方法
- C.会计核算方法
- D.会计决策方法
- A.128万元
- B.130万元
- C.126万元
- D.132万元
- A.重置成本
- B.历史成本
- C.现值
- D.可变现净值
- A.会计要素
- B.会计科目
- C.会计主体
- D.会计信息
- A.序时账簿
- B.分类账簿
- C.联合账簿
- D.备查账簿
- A.资产类
- B.负债类
- C.所有者权益类
- D.损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