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17
-
第 56 题汇总收款凭证根据收款凭证,分别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设置,汇总付款凭证根据付款凭证,分别按“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设置,汇总转账凭证一般根据每一贷方科目设置。 ( )
- 正确
- 错误
- A.营业税
- B.房产税
- C.车船使用税
- D.印花税
- A.现金收款凭证
- B.现金付款凭证
- C.银行收款凭证
- D.银行付款凭证
- A.可靠性
- B.权责发生制
- C.及时性
- D.重要性
- A.汇总收款凭证
- B.汇总转账凭证
- C.汇总付款凭证
- D.科目汇总表
- A.享受权利不同
- B.法律地位不同
- C.偿还期限不同
- D.风险程度不同
- A.投资收益
- B.其他业务收入
- C.管理费用
- D.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 A.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
-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C.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 D.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 A.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 B.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 C.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 D.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 A.应收票据
- B.预付账款
- C.应收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主营业务利润
- B.营业利润
- C.利润总额
- D.净利润
- A.销售材料所产生的收入
- B.销售商品所产生的收入
- C.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 D.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A.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
- B.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
- C.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 D.维护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 A.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
- B.财务费用
- C.待摊费用
- D.管理费用
- A.会计科目
- B.记账符号
- C.记账规则
- D.试算平衡
- A.短期借款
- B.银行存款
- C.应付利息
- D.财务费用
- A.消费税
- B.增值税
- C.教育费附加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A.资产的减少
- B.负债的增加
- C.收入的增加
- D.费用的增加
- A.库存商品
- B.原材料
- C.财务费用
- D.应收账款
- A.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
- B.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 C.大写金额有分的,分字后面要写“整”或。“分”字
- D.汉字大写金额可以用简化字代替
- A.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
- B.凡是在本期收到和付出的款项,都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
- C.本期已经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 D.凡是本期发生的收人或费用,只要没有实际收付款项,都不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甩处理
- A.收入成果账户
- B.费用成本账户
- C.资产类账户
- D.负债类账户
- A.国家资本
- B.法人资本
- C.个人资本
- D.外商资本
- A.原始凭证
- B.汇总原始凭证
- C.收款凭证
- D.付款凭证
- A.以“借”或“贷”作为记账符号
- B.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 C.借贷记账法对账户要求固定分类
- D.可以设置和运用单个以上性质的账户
- A.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 B.企业将来要清偿的义务
- C.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
- 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 A.7 600
- B.18 800
- C.8 400
- D.11 000
- A.从属关系
- B.对立关系
- C.对应关系
- D.平行登记关系
- A.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
- B.规模较小、经济业务不多的企业
- C.规模较大、经济业务不多的企业
- D.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多的企业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一个账户
- B.两个账户
- C.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账户
- D.一个或一个以上有联系的账户
- A.“产品销售收入”
- B.“其他业务收入”
- C.“投资收益”
- D.“营业外收人”
- 51
-
第 25 题2003年7月1日,甲企业按面值发行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年利率6 0,4(不计复利)、面值总额为5 000万元的债券。200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科目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 A.5 150
- B.5 600
- C.5 000
- D.5 450
- A.净利润
- B.未分配利润
- C.利润总额
- D.本年利润
- A.550万元
- B.500万元
- C.250万元
- D.300万元
- A.计提的工会经费
- B.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 C.收到退回的所得税
- D.处置投资取得的净收益
- A.会计账簿
- B.会计账户
- C.序时账簿
- D.分类账簿
- A.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 B.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C.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
-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A.报告式
- B.账户式
- C.单步式
- D.多步式
- A.长期借款
- B.银行存款
- C.长期投资
- D.未分配利润
- A.无形资产
- B.有形资产
- C.固定资产
- D.其它长期资产
- A.502.5
- B.570
- C.630
- D.697.5
- A.“应付利润”
- B.“利润分配”
- C.“本年利润”
- D.“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
- A.盘存类账户
- B.调整中的备抵调整
- C.调整中的附加调整
- D.调整中的备抵附加调整
- A.50 000
- B.52 000
- C.48 000
- D.58 000
- A.壹仟伍佰拾捌元伍角叁分
- B.壹仟伍佰壹拾捌元伍角叁分整
- C.壹仟伍佰拾捌元伍角叁分
- D.壹仟伍佰壹拾捌元伍角叁分
- A.集中核算
- B.分级核算
- C.统一核算
- D.分散核算
- A.库存商品盘亏净损失
- B.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折旧
- C.向灾区捐赠的商品成本
- D.火灾导致原材料毁损净损失
- A.罚款所得
- B.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收入
- C.包装物出租收入
- D.材料销售收入
- A.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分别设置账户
- B.可以提供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发生额
- C.可以提供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静态、动态资料
- D.逐日逐笔顺序登记并随时结出当日余额
- A.7 600
- B.8 000
- C.3 800
- D.12 000
- A.购买材料所形成的应付未付款项
- B.偿还的应付账款
- C.开出商业汇票抵付应付账款的款项
- D.冲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 A.在途物资
- B.材料采购
- C.材料成本差异
- D.原材料
- A.财务负责人
- B.经办人员
- C.总账会计
- D.出纳人员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 C.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 A.实地盘点
- B.核对账目
- C.技术推算
- D.询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