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 B.根据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 C.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
- D.根据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
- A.合法性的审核
- B.真实性的审核
- C.合理性的审核
- D.完整性的审核
- A. 逆查法
- B.顺查法
- C.重点抽查法
- D.偶合法
- A.企业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
- B.企业支付现金时不得从本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中直接支付
- C. 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 D.企业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交通不便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可根据情况自主使用
- A.原材料
- B.物资采购
- C.生产成本
- D.库存商品
- A.银行记账有错误
- B.企业记账有错误
- C.双方记账均有错误
- D.存在未达账项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实物计量
- A.短期负债
- B.短期投资
- C.长期负债
- D.实收资本
- A.买价
- B.运输途中的合同损耗
- C.运输途中的自然灾害损失
- D.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用 {Page}
- A.将不同类型业务的原始凭证合并编制一张记账凭证
- B.一个月内的记账凭证连续编号
- C.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只填制现金收款凭证
- D.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 A. 借:应收账款 126 36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 360
- B.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40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 400同时:
- 借:管理费用 12 000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2 000
- C.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 140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 400同时:
- 借:销售费用 12 000贷:应收账款——乙公司 12 000
- D. 借:应收账款 126 360贷:其他业务收入 108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 360
- A.不计利息
- B.只付不收
- C.付完清户
- D.采购员可从中提取少量现金
- A.企业对外出租固定资产收取的租金收入
- B.转让商标权的使用权收取的使用费收入
- C.从事代理服务收取的代理费收入
- D.进行债券投资收取的利息收入
- A.企业利润的分配
- B.企业亏损的弥补
- C.历年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
- D.历年弥补后的未弥补亏损
- A.分类账簿
- B.三栏式账簿
- C.多栏式账簿
- D.数量金额式账簿
- A.全面清查的对象主要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以及容易造成短缺、损耗的贵重财产物资
- B.不定期清查通常是局部清查
- C.全面清查具有清查范围广、内容多、时间长、参与人员多、工作量大等特点
- D.全面清查通常在月末、季末、年末进行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利润分配表
- D.现金流量表
- A.研究阶段研究人员的职工薪酬
- B.开发阶段所使用开发设备的折旧费
- C.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
- D.开发阶段发生的材料费用
- A.发生的生产工人工资
- B.计提的生产工人福利费
- C.支付的生产工人医药费
- D.支付的离退休人员医药费
- A.商标权
- B.非专利技术
- C.特许权
- D.商誉
- A.凭证名称、填制日期和编号
-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C.对应的记账凭证号数
- D.填制、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
- A.短期投资
- B.固定资产
- C.无形资产
- D.长期投资
- A.资本公积
- B.法定盈余公积
- C.任意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 B.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 C.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 D.总分类账
- A.会计科目
- B.记账符号
- C.金额
- D.日期
- A.进项税额
- B.销项税额
- C.已交税额
- D.未交增值税
- A.2类
- B.3类
- C.4类
- D.5类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5年
- A.以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 B.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
- C.购买设备已到。尚未付款
- D.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 A.国库券
- B.股票
- C.银行汇票存款
- D.企业债券
- A.真实性
- B.合法、合规性
- C.合理性
- D.正确性
- A.32.5
- B.50
- C.62.5
- D.80
- A.短期借款
- B.长期借款
- C.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 D.流动负债
- A.已经分摊尚未支付的费用
- B.已经预付尚未分摊的费用
- C.已经支付且已分摊费用
- D.已经计人成本、费用的支出
- A.20 000
- B.12 000
- C.7 200
- D.5 400
- A.盘存单
- B.账存实存对比表
- C.库存现金盘点表
- D.银行对账单
- A.资本公积
- B.营业外收入
- C.管理费用
- D.待处理财产损溢
- A.65
- B.70
- C.125
- D.130
- A.应收账款
- B.预收账款
- C.债权
- D.专利权
- A.借方4 000元
- B.贷方8 000元
- C.贷方5 000元
- D.借方5 000元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原始凭证汇总表
- D.转账凭证
- A.漏记了某项经济业务
- B.错误地使用了应借记的会计科目
- C.只登记了会计分录的借方或贷方,漏记了另一方
- D.颠倒了记账方向
- A.企业流动债减去长期负债后的差额
- B.企业流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
- C.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
- D.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
- A.借方700
- B.贷方700
- C.贷方500
- D.0
- A.会计要素
- B.会计科目
- C.会计账户
- D.会计对象
- A.多栏式
- B.三栏式
- C.数量金额式
- D.卡片式
- A.100 000
- B.104 000
- C.103 000
- D.99 000
- A.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需结出本月发生额
- B.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需结出月末累计余额
- C.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需将本月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 D.在年末时需将各损益类科目的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A.2000元
- B.4000元
- C.3 000元
- D.1 000元
- A.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
- B.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
- C.企业的会计制度
- D.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
- A.财务状况
- B.经营成果
- C.营业利润
- D.营业收入
- A.管理费用
- B.待处理财产损益
- C.其他应收款
- D.营业外支出
- A.运输工具
- B.在产品
- C.建筑物
- D.设备
- A.基本报表
- B.对内会计报表
- C.附表
- D.静态会计报表
- A.银行汇票
- B.银行本票
- C.外埠存款
- D.在途货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