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总分类账户
- B.明细分类账户
- C.资产类账户
- D.一级账户
- 正确
- 错误
- A.法定盈余公积
- B.任意盈余公积
- C.股本溢价
- D.未分配利润
- A.编制记账凭证
- B.总分类账
- C.各种明细分类账
- D.财务报表
- A.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 B.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C.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 D.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 A.更换现金保管人员
- B.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会计检查
- C.发生非常损失
- D.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
- A.一种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 B.一种高级的账务处理程序
- C.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账务处理程序
- D.总分类账可以较详细地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账务处理程序
- A.建立财产清查组织
- B.确定清查对象、范围,明确清查任务
- C.确定清查方案,具体安排清查内容、时间、步骤、方法、以及必要的清查前准备
- D.根据盘存清单,填制实物、往来款项清查结果报告表
- A.债券投资
- B.股票投资
- C.库存现金
- D.银行存款
- an style="font-weight:
- bold;">第 47 题</span>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是指(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A</span>.无形资产的使用费收入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B</span>.包装物出租的租金收入
- C</span>.固定资产出租的租金收入<span style="font-weight: bol
- d;">D</span>.贷款利息收入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 B.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 C.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 D.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 A.重要会计政策
- B.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
- C.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
- D.会计政策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 A.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 B.经济业务内容摘要
- C.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和明细科目的名称
- D.经济业务的金额
- A.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 B.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 C.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 D.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 A.材料委托加工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
- B.一般纳税企业购人材料的增值税
- C.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
- D.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已缴的增值税
- A.财务费用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直接人工费用
- A.“固定资产”
- B.“累计折旧”
- C.“固定资产清理”
- D.“应付账款”
- A.法定盈余公积
- B.未分配利润
- C.任意盈余公积
- D.股票溢价所形成的资本公积
- A.借方登记资产金额的增加
- B.贷方登记资产金额的减少
- C.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 D.借方登记资产的减少
- A.3 100
- B.3 000
- C.7 750
- D.7 500
- A.资产=权益
-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C.资产=负债+权益
- D.收入-费用=利润
- A.流动负债
- B.流动资产
- C.长期投资
- D.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 A.生产成本
- B.制造费用
- C.财务费用
- D.营业费用
- A.销售商品收入
- B.提供劳务收入
- C.销售原材料收入
- D.出租固定资产收入
- A.业务的性质
- B.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 C.账户的性质和类型
- D.会计人员的分工
- A.客观性
- B.有效性
- C.经济性
- D.合理性
- A.会计要素
- B.会计账户
- C.会计科目
- D.会计主体
- A.债券票面金额
- B.债券票面利率
- C.发行当时的市场利率
- D.债券溢价
- A.15 000
- B.14 000
- C.11 950
- D.10 950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会计报表附注
- D.财务会计报告
- A.专利权
- B.商标权
- C.非专有技术
- D.土地所有权
- A.26万元
- B.29万元
- C.28万元
- D.27万元
- A.自年初起至本日止累计数
- B.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累计数
- C.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累计数
- D.自本页初起至本页末止累计数
- A.原始凭证
- B.累计凭证
- C.记账凭证
- D.一次凭证
- A.资产
- B.负债
- C.收入
- D.费用
- A.1.5
- B.8.5
- C.10
- D.11.5
- A.账簿的登记方式
- B.账簿的用途
- C.账簿的登记内容
- D.账簿的外表形式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记账编制凭证
- D.汇总原始凭证
- A.一次凭证
- B.累计凭证
- C.转账凭证
- D.汇总凭证
- A.负债
- B.资产
- C.费用
- D.收入
- A.转账凭证
- B.付款凭证
- C.收款凭证
- D.原始凭证
- A.102 500元
- B.100 000元
- C.105 000元
- D.100 500元
- A.偿还债务的能力
- B.偿债期限的长短
- C.投资者的所有权
- D.财务状况的变化
- A.没有错误
- B.有错误,使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 C.有错误,使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 D.有错误,使用补充登记法更正
- A.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
- B.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
- C.日记总账会计核算形式
- D.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
- A.46875
- B.45750
- C.61000
- D.30500
- A.16 400
- B.100 000
- C.116 400
- D.0
- A.销货发票
- B.领料单
- C.限额领料单
- D.发料凭证汇总表
- A.15 400
- B.14 476
- C.17 094
- D.16 940
- A.335
- B.341.7
- C.345
- D.348.4
- A.建立财产清查组织
- B.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 C.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 D.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 A.谨慎性原则
- B.权责发生制原则
- C.配比原则
- D.重要性原则
- A.摊销无形资产价值
- B.计提短期应付债券利息
- C.发放股票股利
- D.计提交易性金融资产利息
- A.12月末结出全年累计发生额后
- B.各月末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后
- C.结出本季累计发生额后
- D.结出当月发生额后
- A.营业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制造费用
- A.明细账
- B.总账
- C.日记账
- D.备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