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正确
- 错误
- A.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额
- B.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本规发生额一本期减少额
- C.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一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额
- D.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
- A.材料销售收入
- B.处置固定资产的收入
- C.提供劳务收入
- D.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
- A.存出保证金
- B.企业应收的各种赔款
-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 D.备用金
- A.现金总账的借方数
- B.现金总账的贷方数
- C.银行总账的借方数
- D.银行总账的贷方数
- A.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 B.余额试算平衡法
- C.增加额试算平衡法
- D.减少额试算平衡法
- A.涂改法
- B.划线更正法
- C.红字更正法
- D.补充登记法
- A.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 B.在不设借贷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 C.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 D.进行年结、月结时划线
- A.甲材料
- B.乙材料
- C.丙库存商品
- D.丁材料
- A.长期投资
- B.银行存款
- C.短期借款
- D.应付账款
- A.商业汇票
- B.股票
- C.国库券
- D.企业债券
- A.被拒绝承兑的
- B.被拒绝付款的
- C.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
- D.银行承兑汇票
- A.原材料
- B.生产成本
- C.材料成本差异
- D.存货跌价准备
- A.营业外收入
- B.营业外支出
- C.投资收益
- D.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A.赊销商品的价款
- B.代购货方垫付的保险费
- C.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 D.销售货物发生的商业折扣
- A.对外报表
- B.静态报表
- C.动态报表
- D.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报表
- A.货币资金
- B.实物资产
- C.往来款项
- D.权益资金
- A.已计人投资收益的国库券利息收入
- B.未超过5年的未弥补的亏损
- C.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支付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 D.支付并且计入当期费用的各种税收滞纳金
- A.商业汇票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 B.商业汇票的使用对象相对少
- C.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可以到银行办理贴现,而银行汇票不能办理贴现
- D.商业汇票没有结算起点限制,而银行汇票则有结算起点要求
- A.以库存商品对外投资应交的增值税
- B.购人工程用物资所支付的增值税
- C.小规模纳税企业购人商品已交的增值税
- D.购人固定资产已交的增值税
- A.300 000
- B.180 000
- C.240 000
- D.120 000
- A.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
- B.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
- C.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
- D.发现原记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 A.不高估资产
- B.不低估负债
- C.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
- D.确认一切可能发生的损失
- A.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 B.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 C.债务重组损失
- D.汇兑损失
- A.营业费用
- B.营业税金及附加
- C.主营业务成本
- D.投资收益
- A.未分配利润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 C.任意盈余公积
- D.股本溢价
-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 B.会计反映与会计监督
- C.会计分析与会计检查
- D.会计决策与会计控制
- A.借方栏
- B.贷方栏
- C.余额栏
- D.数量栏
- A.设置科目和账户
- B.财产清查
- C.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 D.登记现金日记账
- A.订本式
- B.活页式
- C.卡片式
- D.辅助式
- A.6 000
- B.3 000
- C.2 560
- D.2 000
- A.合理性
- B.合法性
- C.真实性
- D.完整性
- A.全部资产
- B.全部负债
- C.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 D.净资产
- A.财务费用
- B.管理费用
- C.长期待摊费用
- D.长期借款
- A.发货票
- B.合同书
- C.入库单
- D.领料单
- A.半年度、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
- B.季度、月度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C.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
- 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A.一借多贷
- B.一借一贷
- C.多借一贷
- D.多借多贷
- A.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或借贷方向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B.记账凭证正确,登记账簿时发生文字或数字错误
- C.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或借贷方向正确,所以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D.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或借货方向正确,所以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记录错误
- A.清查的时间
- B.清查的方法
- C.清查的地点
- D.清查的对象和范围
- A.出纳人员
- B.会计人员
- C.经办人员
- D.主管人员
- A.“营业外支出”
- B.“管理费用”
- C.“资本公积”
- D.“固定资产清理”
- A.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暂停被清查物资的收发工作
- B.既要查数量,又要注重质量的检查、做好清查的原始记录,并坚持以实物为准
- C.及时研究和处理清查中出现的问题
- D.正确运用清查的技术方法
- A.业务招待费
- B.运输费
- C.广告费
- D.包装费
- A.原材料
- B.在建工程
- C.固定资产
- D.工程物资
- A.1%
- B.2%
- C.3%
- D.4%
- A.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B.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 C.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 D.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 A.1 000
- B.2 500
- C.3 000
- D.1 500
- A.数字图表
- B.文字
- C.表格
- D.文字加数字图表
- A.会计职能
- B.会计对象
- C.会计方法
- D.会计程序
- A.702 100
- B.698 900
- C.703 500
- D.696 500
- A.“在途物资”
- B.“委托加工物资”
- C.“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 D.“营业税金及附加”
- A.原始凭证
- B.记账凭证
- C.累计凭证
- D.一次凭证
- 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
- 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 C.总账与备查账之间的核对
- D.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 A.红字更正法
- B.画线更正法
- C.补充登记法
- D.更换账页法
- A.2 000
- B.3 000
- C.5 000
- D.7 000
- A.18 000
- B.17 460
- C.22 500
- D.21 825